《安娜卡列尼娜影评》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一):
《安娜卡列尼娜》评价——追求,得到,失去
没有读过这部名著,看这部电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苏菲玛索。看电影之前稍微看了下影评——世界上最著名的红杏出墙。看电影之后我觉得这个影评实在肤浅至极。苏菲玛索的美艳,安娜对爱的执着,弗洛斯基对爱的迷茫和列夫对人生的思考给了我最大的触动。正如本篇题目所述,弗洛斯基和安娜因为对感情同样的执着追求最后走到一齐,得到彼此,一个放下了事业一个放下了原先的家庭,其实都作出了最大的牺牲,全是因为爱。原以为有了爱就能够一路相伴,不想彼此对于人生的种种际遇和前路的漫长没有充足的准备,从而导致了最后的迷失。安娜迷失了自我,放下了一切,并最终放下了生命;弗洛斯基迷失了自我,徘徊在安娜的世界、道德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随着安娜的一句“Youwillbesorryforthis。”,随着安娜消逝的生命,也消逝了弗洛斯基的灵魂。
最后一刻出现的安娜的尸体和她淌血的半个脑袋,残酷和画面再一次冲击了我的心灵。我想我们都就应对人生再次的审视和思考,我们所追求的,我们所得到的,和我们所失去的。为了我们热爱的,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二):
这天,去影院看了乔怀特的新片《安娜卡列尼娜》,以前已经看过乔怀特的《傲慢与偏见》与《赎罪》,一向觉得他是位极有才华的导演,也很喜欢凯拉奈特丽和詹姆斯麦卡沃伊两位颇有实力的演员,虽然此次詹姆斯麦卡沃伊没有出演。
在看电影前,看了一些影评说这部电影简直就是部舞台剧,很多观众也觉得这部作品有失乔怀特以往的水准,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我觉得,乔怀特反而是使用了一种大胆的拍摄手法,而突破了以往的拍摄。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大家都明白这是列夫托尔斯泰讲述沙皇俄国时期的一部电影,影片的很大一部分实际都在讲述上流社会的故事,而在讲述上流社会故事的过程中,乔怀特超多使用了类似舞台剧的手法,但是当讲述农奴的故事时,又超多采用实景拍摄。当时的沙皇俄国,上流社会的每一个人无不重视别人的看法,因为他们有一套自我不能踰越的规则,谁踰越了,谁就要受到其他人,甚至整个上流社会的排斥,所以每一个人出此刻别人面前时,只是在做别人期望自我成为的人,上流社会期望自我成为的人,是的,他们生活的每一时每一刻,无不在表演,而我们便成了观众,而农民是不一样的,在托尔斯泰看来,他们质朴、辛劳,他们理应出此刻大自然中,而不是一出表演给人看的戏剧中,因为他们无需表演。另外,让我们再来看看上流社会踰越规则之后的结果有什么不一样吧,安娜的哥哥与家庭教师偷情,安娜劝自我的嫂子原谅自我的哥哥,因为如果他们离婚,尽管女方没有做错,但是却要承担事件的结果。安娜作为一名女性,却受到了来自整个上流社会的职责,最终经受不了重压,走上了死亡的道路。而在影片将近结尾时,我们看到她的哥哥站在大雪纷飞、黑漆漆
的屋外,他的妻子、孩子和客人坐在灯光温暖的屋内,从这个镜头我们能够看到,虽然他们没有离婚,但感情已名存实亡。
另外,有一些小的地方,我认为导演处理的十分好,使整部剧结构紧凑,极具戏剧张力。
例如:安娜和沃伦斯基第一次跳舞时,随着舞蹈的进行,音乐越来越快,声音越来越大,而一旁的公主也不断的看着他们,内心焦急,安娜与沃伦斯基则越来越深深的陷入感情而不可自拔,这段音乐和镜头之间处理的十分巧妙,极具节奏感,同时也突出了三位主人公内心的各自感受。
还有一些转场,我认为处理的十分巧妙,例如:安娜看沃伦斯基赛马,沃伦斯基还未出场前,安娜一向不停的扇扇子,扇子越扇越快声音越来越大,之后,马蹄声融入扇子声,马蹄声越来越大,下一个镜头中,我们看到沃伦斯基骑马出场。soundbridge声音桥的镜头连接手法十分巧妙。
还有一个例子,第一个镜头中,我们看到宏伟建筑的圆形屋顶,第二个镜头,我们看到同样为圆形的火车轮子,类似的转场很多,亦十分巧妙。
对于一些时间的过渡,或者地点的过渡,乔怀特也使用了一些很巧妙的方式。而且这部作品让我觉得他在颜色上的运用也个性好,体现了沙皇时期上流社会的奢华,也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安娜和沃伦斯基躺在草地上,我们看到他们身着白衣,白色暗示着他们二人真心相爱,他们的爱是纯洁的。而在影片的最后,安娜着一身红衣,一方面暗示了安娜的选取付出了“血一般的代价“,一方面暗示了安娜的.死亡结局。
最后,我认为桥怀特在影片中融入了魔幻现实手法,使影片更具一丝神秘意味,总之,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确实突破了以往的古典名著电影创作手法,开创了一个深刻表达思想的新手法。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三):
可能是因为裘德洛,可能是因为我今年刚刚有幸读完原著,总之我去看了翻拍了13次之多的《安娜卡列尼娜》。
看过电影之后我和老妈讨论,这部电影之所以被拍这么多次,是因为一向没有一个十分成功的版本让所有其他翻拍的欲望望而却步,就像《乱世佳人》那样。好吧,我想说的是我并不喜欢这部电影。
首先从表现形式上来说,电影借用了很奇怪的舞台剧的表现形式,有点像《罗密欧与茱莉叶》那样。但是既然是用电影这样的媒介来表现这部文学著作,那么为什么不好好利用电影表现的长处呢?比如说火车进站的场景,赛马的场景,很明显就看出来是能够营造的假背景。这让人觉得很失望,好像预算不够而充数的感觉。1847年的俄罗斯,书中描述的广阔的农村景象,冰天雪地的莫斯科,这些都是半真半假。既然有银子请那么大牌的演员,干脆就再多花点钱好好拍拍外景不是更好吗?当然其他的一些场景还是很精致华丽的,比如机场舞会,歌剧表演之类的。
再聊聊演员吧。先说安娜。我以前在网上搜了一下之前的版本,觉得相比较之下嘉宝的版本是最接近安娜的。凯拉奈特莉是个漂亮的女人,但是她从气质上来说并不接近安娜。(veryok)安娜是个丰满却又灵活的女人,就应透着高贵和灵动,以及和儿子在一齐的时候的母性美。但是凯拉似乎更多了些疯狂和神经质,她脸部的表情,过于平坦的胸部,还有本来就应是****之一的难产的时候过于平静的表现--安娜那个时候出于死亡的边缘,她的举动就应是疯狂的,而不是像她演的那么理智而平和。当然,和之前的版本多些的可能是安娜和渥伦斯基之间的情欲戏,但是按此刻的标准,也毫无突破可言。,
裘德洛一开始我以为他是饰演渥伦斯基的。这么个大帅锅来演卡列宁让人大跌眼镜之余还感觉有点浪费人才。可能是裘德洛自我本人厌倦了总演帅哥了吧,他要不断的突破自我。但是本片给卡列宁的镜头真是不算多,也难得有震慑人心的时刻。
渥伦斯基,无论是在原著,还是在电影里,都是最被关注的男人。这个风流倜傥的年轻军官,认认真真的爱上了一个有夫之妇,无论是在哪个年代,都是有意思的事。AronJohnson,这张脸还是够帅的。尤其是他用那双天蓝色的眼睛凝视安娜的时候,还是挺打动人的。但是他还是有点太嫩了。渥伦斯基虽然比安娜年轻,但是他也就应是个年轻的男人而不是一个年轻的男孩导演选Aron的原因是因为他有个比自我大23岁的老婆吗?
好吧,再好吃的东西,如果总是一遍遍被人扔到锅里重新炒,总不会好吃到哪去。导演怎样样也就应来点新意以表示对以往版本的敬意不是?所以要看原著。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四):
这几天把四个最有名的《安娜卡列尼娜》电影版本都看了一遍,我对这四个版本的排行是第一名:2012版,第二名:1948版,第三名:1997版,第四名:1935版。虽然2012版票房不佳,但我认为乔怀特此作的实力不容质疑,就像之前的分析一样,乔怀特在2012版的创新是古典剧前所未有的,叙事线索极其清晰,戏剧极富张力。第二名场面调度运用的十分好,叙事及情感过渡也十分自然。第三名虽然叙事上略显平淡,但整体来讲也还是不错的。第四名也许因为只有90分钟的关系,整体故事脉络没有叙述清楚,而且人物的感情变化也过于生硬,当然,1935年能拍出这样的作品,在当时来讲也是十分不错的。
就安娜卡列尼娜主角来讲,我认为四个版本女主的表演都是不错的,嘉宝和凯拉奈特丽版在人物个性上更加鲜明,而费雯丽版比苏菲玛索版在表演上更为出色。
沃伦斯基我个人十分喜欢2012版艾伦的表演,十分精彩,眼神就把观众吸引住了,个性鲜明、有力。另外几个版本中,1948版是我第二喜欢的,感情过渡表现的也较为自然。
卡列宁这个主角我本身并不喜欢,但就表演而言我认为裘德洛版略显人情味。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五):
惊喜惊喜!不是故事,是手法。乔怀特居然在大银幕上呈现了一出舞台剧!全片的取镜,走场等等,几乎有百分之七十以上采用了布景式的舞台剧表现手法。正映衬了一点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小说中的几段重要的内心戏全都放在了单一的舞台场景上表演,比如安娜抚摸着熟睡中的儿子,默默湿了眼眶。然而丈夫卡列宁恰巧闯入镜头,这样一幕简单的无言戏被处理得十分妥当。
舞台的框架仿佛就是沙俄时期的舆论束缚,片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场自由戏份在开阔的户外拍摄。比如安娜与沃伦斯基的两段缠绵,康斯坦丁的割草戏等等,最令人释怀的还属片尾,安娜与卡列文的儿子和安娜与沃伦斯基的私生女儿,如亲生兄妹般在野花丛中追逐嬉戏,此时的卡列文也端坐一旁,看着手中的书籍,望着两个无邪的孩童。最终野花丛蔓延到了舞台的框架中,彻底让结尾开阔了。
如此新颖的模式是在当代电影中十分罕见的,1920年以前的5分钱影院时代倒是屡见不鲜,用镜头驾驭一场舞台剧。看来乔怀特在《赎罪》之后启动列夫托尔斯泰的大作是久经思考的,想必他也必须做足了功课和各种构思才开机的。据我所知,《安娜卡利尼娜》被搬上银幕已有不下6个版本,最近的包括1999年苏菲玛索的版本。此时乔怀特再启此计划,唯有在叙事上做一次革新,他聪明地选用了最复古的方式来做革新,结果却成功地驾驭了全片的几段戏剧冲突。使得影片的每一个镜头都可定格作为艺术画来欣赏。再加上这样的经典感情杯具,凄美二字得以最好的诠释。
火车,是《安娜卡利尼娜》的重要场景以及道具,无论是安娜与沃伦斯基的初见,还是莫斯科与圣彼得堡之间的衔接,亦或安娜最终选取的结束方式。滚动的车轮,呼啸的汽笛,白雪皑皑的冬日,成了各版《安娜卡列尼娜》的代名词。此片中的舞台加上微缩模型以及手绘布景让人对这班列车有了崭新的映像,可谓只要是火车出现的场景,必营造出了****。
即便安娜的命运被搁到现代,依旧摆脱不了抑郁的结果,虽在当今社会,其不至于落得自了生命的结果,但人物本身的纠结性绝不亚于沙俄时期的人言可畏。凯拉奈特利首次出演如此苦情的主角,几乎影片的后半部分全都是湿着眼眶演过去的,尽管如此,却和以往的苦情电影不一样,其一自然是之前反复提到的手法革新,其次就是在于影片层次的递进上。安娜是全片的一个索引,一个纠结体。一旦她结束生命,所有人物都归于原位,互不干涉。
这点,乔怀特版的《安娜卡列尼娜》甚是突出了前端二人相互肉体吸引的部分,或许影片没有太大的篇幅用来表现一百多个人物的生命轨迹。所以干脆用推开一扇门,进到另一扇门的方法来开门见山。原著中的一条主线和一条副线,两个家庭的迥异结果,都被完整呈现。
一向再看文艺片,这回算是真正被影片文艺了一把,仁者见仁是影片逃不开的舆论走向,至于你怎样想,看了再说吧。
安娜卡列尼娜影评(六):
时代剧最好看,华美的服饰,主角姣好的面容,多角虐人的恋情,跌宕的剧情设置。绝对是好看的秀。就这个标准而言,安娜卡列尼娜是能够得满分的。凯拉奈特莉那张美艳经得住特写的脸。如画般的画面从哪里定格都能够作为剧照的美丽。导演的镜头语言甚至是有些先锋实验的,这一点比较近似红磨坊,实景比较少,除了室内戏,室外戏大场面都是虚景,但是不仅仅不给人偷工减料的感觉,反而觉得很奇特很新意不流俗的感受。
导演的很多细节处理也真心让人称道,比如安娜一出场就是手部特写,带戒指的镜头,她和沃伦斯基的第一次偷情也是给的手部尤其是戒指大特写,戒指的隐喻让我想到《色戒》。戒指戒指。。。婚姻对于夫妻两人的戒与指。然而安娜不顾婚姻的戒和指义无反顾投身与沃伦斯基。第二个细节是安娜和沃伦斯基在舞会上的那支舞,真心叹为观止,他们一路跳着经过的人群从静止到起舞的构思着实值得为导演鼓掌,炽热的情绪似乎就是透过这样的镜头语言透过银幕只穿过来给观众又是抽象又是具体的观影感受,以及开始沃伦斯基和安娜定情是那个被铁轨压死的工人,安娜选取在同一处以卧轨的方式结束自我的生命!
此外就是画面,美得不可方物。看了之后我觉得这片子最大的明星不是卡拉奈特莉。而是片子本身,凯拉只能算是蛋糕上的殷桃,虽美却只起到点睛作用。不记得还看过什么画面比这个片子还美的片子。还有性爱场面,这也是能够算是把性爱场面处理至绝美的电影,让我想到朱丽安摩尔那部《爱到尽头》,甚至奈特莉那种破碎脆弱与偏执强悍的表演也在往朱丽安摩尔的路子上去靠。
上方说了很多这个电影的好,下方呢。我也想说说我眼中的一些问题:
1。现代美的奈特莉是否适合卡列尼娜这个形象,从选角公布起我就在想,奈特莉那张标准21世纪现代美的棱角锋利的脸庞真的适合古典的俄罗斯美女安娜卡列尼娜嘛?在看电影的过程中,看到了《唐顿庄园》的大小姐米歇尔在里面也饰演了一个主角,主角很小但是很出彩。黑发白肤红唇较为丰满更适合古装扮相的米歇尔让我在怀疑是不是会比奈特莉更适合这个主角呢?
2。片子其实格局拉得还是大,但是就是没有代入感!可能因为原著的关系,注定了这个电影的难度。反正出来的结果就是,我作为观众会觉得那是好看的秀,但是我不会因为里面人物的悲喜而悲喜。而《红磨坊》在这点做的就很好。当然红磨坊的整个故事格局小。
关于故事的思考
没看过原著,但是真的是一个很值得思索的好故事:
故事给你呈现了三段爱。两端开始差点就失败了,但是反转的爱。
和一段注定会毁灭的看似成了,最终依旧毁灭的爱。
真是很值得人去品味和琢磨。
看似不能用对错来衡量的爱。看似注定但是依旧把握在人们自我手上的爱。真是又复杂又玄妙。
托尔斯泰大师确实是写了一个让人难以言喻的寓言版的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