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训练的日记优秀5篇》
天公真是不作美,唉,这天怎么这么热!老天爷,你看看我们多可怜,这天气,还要训练,快下雨吧!我心里正在嘀咕,可转念一想,这个想法太不对了如果我们人人都这么想,会怎么样呢?这是锻炼我们意志的时候。以下是漂亮的小编帮大家整编的关于训练的日记优秀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训练日记 篇1
[关键字]工作记忆;训练;高级认知过程;策略
[中图分类号]B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1-0017-03[作者简介]田晓飞(1988―),女,山西运城人,硕士,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
工作记忆指的是对信息的暂时存储和加工,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作记忆的容量一直被看作是工作记忆的一个稳定特征,但是最近有研究发现,有效的训练可以扩大工作记忆容量。工作记忆能力的提高是否可以带来认知功能的改善也引起了相关研究者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进行相关的工作记忆训练,有助于改善工作记忆缺陷人群的认知功能,促进一系列重要认知能力的发展。这些研究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外关于不同工作记忆训练策略的相关研究,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工作记忆与其他高级认知过程
工作记忆在高级认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证明,工作记忆容量不仅可以预测个体在流体智力方面的差异,而且可以预测个体的阅读、解决问题及推理等认知能力。
工作记忆系统的组成有助于理解工作记忆与高级认知之间的关系。一般将工作记忆系统分为特定领域和一般领域两种成分。工作记忆训练的特定领域包括与特定类型信息的保持和相关策略的处理,其中应用最广的是言语复述策略,这种策略需要使用内部言语机制对信息进行保存。相反,工作记忆训练的一般领域与特定类型的信息或感觉形态无关,但却有助于信息的编码、保持及提取。工作记忆训练的这种一般领域过程与注意控制、减少无关信息的干扰及管理特定领域相关策略的机制等有关。而且,与特定领域的工作记忆训练相比,一般领域的工作记忆训练似乎更能说明工作记忆对高级认知的高预测效度。因此,虽然不同的工作记忆训练可以影响不同的工作记忆过程,但是最一般化的应该是以一般领域为目标的训练机制。
二、工作记忆训练的生理基础
对人类神经影像的研究表明,工作记忆与大脑感觉皮层及前额叶皮质的激活程度有关。具有不同工作记忆容量的个体,大脑顶叶皮质的激活程度也不同。[1]随着儿童工作记忆的发展,其顶叶沟回和前额叶皮质等与记忆任务相关的大脑区域的活动也会增强。
工作记忆训练可以增强大脑相关区域的激活程度。Takeuchi等的研究结果证明,工作记忆训练可以激活背外侧前额叶皮层、顶叶皮层、基底核等区域的活动。[2]Olesen等采用多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被试进行工作记忆训练前进行多次成像测试,训练后再进行一次测试,结果发现经过训练的被试前额叶皮质和顶叶激活程度增强。[3]工作记忆训练不仅可以提高与训练任务相关的记忆容量,同时可以提高其他认知加工能力。使用特定的任务对工作记忆进行训练会激活大脑某些相关皮层区域,进而促进个体对与该任务具有相同神经网络基础的任务的完成,并且激活的大脑皮层越高级,工作记忆训练效果的迁移就会越多。
除了对大脑皮层激活程度的研究,研究者还对工作记忆训练和多巴胺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因为多巴胺系统对工作记忆及神经可塑性都具有重要的作用。McNab等在一项工作记忆训练对多巴胺受体浓度影响的实验中发现,经过5周的训练,每一个被试的工作记忆水平都有显著提高,这种提高与多巴胺受体的减少显著相关。[4]
三、工作记忆的训练方法
不同的工作记忆训练方法对工作记忆容量的改善及高级认知能力的提高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和作用。根据工作记忆系统的不同成分,可以将工作记忆训练方法分为策略训练和核心训练两大类。策略训练主要是通过对特定领域策略的运用,帮助个体记住大量特定类型的信息,而核心训练则是对以一般领域为目标设计的有工作记忆参与的任务进行复述。
(一)策略训练模式
策略训练模式主要是提高个体完成需要复述延迟信息任务的能力。在策略训练研究中,实验者向被试介绍策略训练的具体方法并提供练习环节,以此来提高被试对该策略的熟悉度和兴趣,鼓励被试使用该策略。
策略训练模式主要通过言语复述策略和精细编码策略实现。对儿童工作记忆的研究发现,复述策略的使用和回忆量呈正相关。[5]这可能是由于复述策略的使用减少了其他无效策略使用的干扰。除此之外,策略训练模式还可以通过精细编码策略实现,包括分组记忆、设计故事及利用表象加工等,这些策略可以直接提高个体的记忆表现。Ericsson及其同事在一项研究中,要求跑步爱好者记住80个数字,在记忆之前用精细编码策略训练被试,告知被试可以将这些数字与保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经验相结合。研究表明,通过训练,个体记住数字的量可以得到显著提高。[6]
策略训练模型不仅可以用于健康的成人群体,同时可以用于注意缺陷多动症、阅读障碍、酒精谱系障碍等具有工作记忆缺陷的特殊群体。
(二)核心训练模式
核心训练的研究主要指对需要工作记忆参与任务的复述,这些任务是以一般领域的工作记忆机制为目标设计的。核心训练主要是通过加强一般领域工作记忆加工来增加工作记忆容量的。如果这些过程得到加强,不仅有助于完成与训练相似的任务,同时可以提高其他认知能力。工作记忆一般领域的成分与执行控制、流体智力及阅读理解力之间有很强的关系,因此核心训练可以预测这些能力的高低。Klingberg等的研究发现,核心训练可以提高个体的认知控制力及健康成人的一般流体智力。[7]
核心训练模式一般采用“kitchen-sink”方法。“kitchen-sink”方法是将不同的刺激类型综合起来影响工作记忆系统的多功能成分。这种方法的优势就是训练的多样化可以保证记忆训练的效果,并且会产生效果的迁移,但是刺激的多样性也使得我们很难搞清楚是哪些成分在起作用,或者是工作记忆的哪些机制在发挥影响。对注意缺陷综合征的儿童进行的实验发现,采用这种整合性的记忆训练方法后,这些儿童的症状减轻,同时认知控制和一般流体智力水平也得到提高。[2]
其他的核心训练方法也会产生效果的正向迁移。Jaeggi等采用一种适应性的连续工作记忆任务训练方法,这种任务需要对听觉言语序列和视觉空间序列同时追踪,结果发现被试的一般流体智力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8]
对个体进行记忆训练的目的是提高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认知能力,而核心训练模式不仅可以提高个体的工作记忆容量,而且可以使这种效果得到迁移,提高其他认知活动的水平。
(三)其他训练模式
除了上面介绍的两类训练模式外,还有一种内隐的工作记忆训练模式,这种模式最初是由Klingberg及其同事在对注意缺陷多动症儿童的研究中发展而来的。[6]在训练中,要求个体对工作记忆任务进行重复,并且在每次的试验中,对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反馈,并对完成较好的任务进行奖励。这种模式的有效训练时间是每天30―40分钟,每周训练5天,连续训练5周。这种策略不同于其他策略:首先,没有明确告知被试应该采用何种方法去记忆;其次,这种策略主要通过电脑完成,而不是面对面的测试,从而可以根据被试调整其记忆负荷。
这种内隐的工作记忆训练模式不仅可以提高一般的工作记忆容量,而且改变测试材料的类型或测试方法后,工作记忆训练也会产生明显的效果,甚至6个月后,记忆训练的效果依然显著。
四、不足与展望
工作记忆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工作记忆容量,而且可以提高其他高级认知加工能力。对于那些因工作记忆容量有限而影响学习及日常生活的个体来说,工作记忆训练可以作为一种补救措施,提高他们的工作记忆力,改善认知加工水平。但是目前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现有工作记忆训练的相关研究大都是在实验室进行的,这与实验室环境以外的应用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探索与实际接近的训练方法,提高实验的外部效度。
其次,工作记忆训练的研究大多采用单一指标对训练结果进行测量,但在解释其结果的时候,又会扩大这一指标的解释力。比如研究证明,工作记忆训练可以提高个体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实际研究中只是对单一的阅读技巧进行了测量。因此,为了减少这个问题的影响,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使用多层次的评估指标对训练效果进行测量。
再次,目前工作记忆训练研究标准化程度较低。不同的研究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不同的方法之间缺乏可比性,因此很难证明是否不同的训练方法对不同特定领域的认知技能都可以产生效果。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建立标准化的研究,增加不同训练策略和方法的可比性。
除此之外,工作记忆训练研究中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为使认知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需要多长时间及多大强度的工作记忆训练?如何长久地保持这种训练效果?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工作记忆训练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Linden,D.E. et al. Cortical capacity constraints for visual working memory: dissociation of MRI load effects in a front parietal network [J]. Neuroimage, 2003(20):1518-1530.
[2]Klingberg,T. et al. Computerized training of working memory in children with ADHD-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05(44):177-186.
[3]Olesen,P. et al. Increased prefrontal and parietal brain activity after training of working memory [J]. Nat. Neurosci, 2004(7):75-79.
[4]McNab,F. et al. Changes in cortical dopamine D1 receptor binding associated with cognitive training [J]. Science,2009(323):800-802
[5]Flavell,J. H. et al. Spontaneous verbal rehearsal in a memory task as a function of age [J]. Child Development,1966(2): 283-299.
[6]Ericsson,K.A. et al. Acquisition of a memory skill [J]. Science, 1980(208):1181-1182.
[7]Klingberg,T. et al. Training of working memory in children with ADHD. J. Clin [J]. Exp. Neuropsychol,2002(24):781-791.
训练日记 篇2
随着装甲战车群攻入“敌”阵地,持续10多天的我军最大规模高寒条件下基地实战化演练在朱日和训练基地落下帷幕。此次演练创下我军多个首次:整建制装甲旅首次在高寒条件下开展实战化演练,地处温区的机械化炮兵旅首次在高寒地区按新大纲演练火力战斗新课目,我军新组建列编的第一支专业化蓝军旅首次亮相演兵场……
司令部军训部部长魏文豪对记者说:“这次演练有机步、装甲、炮兵三个不同类型的作战旅全员参加,作战要素和装备类型齐全,旨在探索形成高寒条件下不同类型部队新的训法战法,评估作战能力,采集各类武器装备战技性能试验参数,锻造复杂战场环境下‘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劲旅。”
记者一路跟随参演部队采访,发现许多新看点。
看点一:进入基地就打仗
2013年1月8日凌晨5点,寒风凛冽,夜色如墨,一声汽笛长鸣,打破了朱日和训练基地车站的沉静。通过铁路输送,某装甲旅首次成建制进入高寒地区,实战化演练随即打响。
军列刚停,全副武装、防寒装具齐全的参训官兵,立即进入战斗状态。防空分队实施警戒,装甲战车点火起动,自军列开下便迅即向集结待机地域开进。不到1个小时,战场小站又恢复宁静。
记者看到,新型装甲指挥车成为 “流动中军帐”,指挥部队直奔战场,占领阵地。茫茫大漠被积雪覆盖,坦克乘员熟练运用卫星导航系统和电子地图,战车在雪原上疾驰。
此次演练之前,该旅就进行了22项技术创新和革新,联合中石化某研究所进行技术攻关,在柴油里添加抗凝剂,调整配备能抗-40℃严寒的柴油,确保了装备严寒天候仍动力强劲。
参演部队宿营地依托地形隐蔽开设,各类装备在雪地伪装网包裹下遁形雪野,流动哨、潜伏哨日夜警惕……
他们依托一体化指挥平台,组织召开作战会议,定下作战决心,上报决心要点,下达作战命令;合理运用所属及配属侦察力量,全维实时感知战场态势信息;指挥员和指挥机关自主研判情况,依托指挥信息系统确定战斗构想。
这天上午10时30分,基地某山地间,突然战神怒吼、铁骑突出,一场装甲合成营高寒山地实兵实弹演练渐入高潮。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刚刚列装的多种新型坦克、步战车、装甲车,向冰雪覆盖的目标地域展开攻击。
自行火炮首先对敌展开点“穴”打击,一发发炮弹准确地砸在“敌”前沿防御阵地上。
步战车在侦察分队指挥下,迅速占领发射阵地,2枚导弹轰然出击,“敌”电子干扰站瞬间灰飞烟灭。
机械爆破扫雷车轰鸣前出,1枚扫雷弹划出一条黑色弧线命中雷区,4号高地雷区顿时腾起团团烟雾……
合成营身手不凡,所属12种火器,使用10种弹药,全部首发命中,随机布设的14个靶标被摧毁13个。
部队打不赢,一切等于零。该旅旅长侯明君介绍,他们已参加了18场演习,而冬季在这种高寒条件下打实弹,而且还是全程实弹尚属首次。对高寒高原条件下作战行动的新特点、新要求有所了解。此次部队整建制出动、实战化演练、全兵种检验,重点突出信息化指挥、信火打击等内容,全面提高了装甲机械化部队全天候整体作战能力。
某装甲旅打完仗正撤离,某机械化炮兵旅又抵达……
装甲车队碾冰破雪,向铁路站台机动;自行火炮隆隆开进,奔赴演练阵地。
如今这里的演练,来了就打,打了就走,一切围绕“能打仗、打胜仗”而展开。
看点二:全程按实战化演练
车轮碾碎积雪。这天晚19时,笔者乘车驶向某旅野战兵营。
结果,转了几个山包仍找不到。莫非走错了地方?我们按时间推测,已过预计车程,千人百车安营扎寨,为何还不见踪影?
这时,两名暗哨身披白色伪装服突然现身,眉毛和面罩上挂满冰霜。原来车已不知不觉闯入营地,带哨的下士张荣说:“我们的枪瞄准你们好一会儿了。”
几经查验,笔者被允许进入野战兵营,这才看到,帐篷、坦克到处都是,覆盖着白色的雪地伪装网,不走近很难发现。
这与记者印象中横平竖直的野营村不一样。作训参谋刘宝贵告诉笔者:“这样配置是按实战要求,人员可以随时上车,迅速编队出动。”
一夜呼号的七级大风给初来乍到的某炮兵旅实弹演练一个下马威。靶标不再是某个山头的圆圈,而是换成了随机抛射的发烟弹。
某集团军副参谋长张宏告诉记者:“炮兵当中我们采取了最难的一种方式射击,导调组随机显示目标,发烟弹打到哪儿,哪儿就是目标。有风的情况下不到三秒就抓不住了,对我们侦察兵捕捉目标要求非常高。这是我们自己加压的,就是要把科目设难、设险。”
当日14时,陌生地域,未经百炼,导调组当即下达演练科目:四种火炮对同一目标集火打击。此时最大风速已近每秒10米,快接近某型火炮的使用极限值了。
只听“轰!”地一声炮响,目标发烟弹应声出膛。当笔者刚看到弹着点时,指示烟幕已随疾风飘散。稍纵即逝瞬间,密集的弹雨已齐刷刷地砸向弹着点处。
“说实话,打之前我心里一点底也没有。”该旅旅长李游华坦言,“过去打实弹都是打圈圈,这与实战要求还有些距离,今年我们主动把最新型火炮拉到冰天雪地里实射,就是为了锻造实打实的打赢本领。”
十二连炮长张金东记得,过去打靶,就是山头上画个圈,它不会拐弯,不会机动,只要操作熟练,百发百中也不是难事。
此次演练效果,拉直了该旅官兵出发前的问号:能否确保恶劣天候顺利命中随机抛射的发烟弹,能否确保某新型火炮严寒条件下实弹射击效能不降,能否确保临时更换的十几种油料确保车辆行驶?
决胜高寒演兵场,初步检验了该旅装备的优良性能和过硬打赢本领,让每名官兵更加坚定了坚持实战化训练的信心,提升了战神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能力。
李游华告诉记者,为了训练紧贴实战,这次演练,旅里主动把最新型的火炮拉到冰天雪地里实射。门坎高了,演练变得不好看了,指挥员一键敲下,各单元网聚联动,整个火力打击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开门红”也少了些光彩,第二轮射击就有2枚弹打偏了。
“平时跟自己过不去,打仗才能让敌人过不去!”翻看并不给人“长脸”的火力打击成绩单,演练总导演、某集团军副军长张晓明谈了自己的看法:能打仗、打胜仗,眼睛不能盯在四平八稳的“开门红”上。战场上什么难打就练什么,什么欠缺就补什么,只有这样,靶场上的“开门红”,才能变成战场上的“一击致命”,才能真正练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过硬部队。
看点三:打假治虚转作风
运筹这场实战化演练前,有人提议事先摆练,理由甚至很“充分”:气温-32℃,千人百车远程机动,坦克、火炮、步战车、导弹等所有类型火器都要打实弹,安全压力巨大;这是我陆军新型主战装备第一次在严寒条件下投入实弹演习,理应打得“漂亮些”……
但军区首长对此不以为然:“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要想明天战场制胜,今天必先打假治虚,彻底转变训练作风。”
这天上午,参演的某炮兵旅召开的演练讲评会,检讨的“火药味”越来越浓。21分钟的演练复盘视频,6次被导调组叫停,不符合实战要求的细节被一一“拎出来”现场解剖……
连续10天,记者在朱日和训练基地现场跟随采访3场严寒条件下的实战化演练,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演兵场上的“花架子”越来越少,“和平积习”正在被一一铲除。
“拎出”一堆问题、“抠出”多条教训,难道是演练搞得不好?否!数据显示,此次演练填补了我陆军部队高寒地区演练的多项空白。
那讲评为何频频“向我开炮”?司令部军训部魏文豪部长指出,长期不打仗,让一些官兵慢慢滋生了许多“和平积习”。复盘视频中暴露出的“演练地域,排长还像操场上一样集合队伍下达课目”;“对抗演练中,战车‘头顶’彩旗冲锋”等等“和平积习”,藏在部队训练的各个角落,打起仗来要吃大亏。
某旅4种火炮对同一目标集火打击,反应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导调组照样“挑刺”:演练结束,剩余弹药就地打光,倘若返程还有“敌情”,再先进的火炮也是废铁。某旅摩托化机动刚出营门不久,一位带车的排长就打起瞌睡,当场受到警告处分。
张晓明副军长掷地有声地说:“要求全军‘能打仗、打胜仗’,就是要我们真正树立打仗意识、打赢标准。训得不错也要‘找茬儿’,这比打出‘满堂彩’更重要!”
记者看到,未经摆练的演习其实更加精彩。无论是远程机动、指挥控制、战场感知还是全维防护、信火打击、综合保障,这次各参演部队每一个环节都力争严格按实战要求展开。某旅尚未接“敌”,部署在演练地域侧后翼的自行火炮就发出怒吼,弹雨准确地砸在“敌”前沿防御阵地上。
面对军区、集团军演练指导组,侯明君旅长开始演练讲评。
“坦克分队,14靶13中,确实是个好成绩,但首发命中后,有6辆坦克第二发炮弹未能及时击发。平时瞄的是靶子,战时打的是敌人。首发命中,第二发卡壳,照样是灭顶之灾!”
“想起来就一身冷汗。”处于二梯队的坦克一营营长陈志强说。原来,二梯队有2辆步战车冲锋时陷进雪窝,电台此时也被冻得不给力,与指挥车联系中断。
导调组一针见血地指出:装甲旅不预演、不摆练,首轮射击14个目标13中,但全旅给养只按人头、演练天数携带,如果遇上大雪天补给跟不上,多待一天也会饿肚子。
你一言我一语,围绕这场演练,大家查摆的问题越来越多,“首发命中”引出的串串问号,使大家在更多的层面看到与实战的差距。
军训部步兵装甲兵处处长杨金龙的话一针见血:“首发命中”并不等于就能打胜仗,我们训练的每一步都要用实战的尺子量一量,问题在哪里,差距有多大。
看点四:蓝军旅首次亮相演兵场
2013年1月17日上午,我军新组建列编的第一支专业化蓝军旅首次亮相演兵场,他们的演练课题是:模拟蓝军重型作战旅严寒条件下地域防御战斗。这是全军首支被赋予模拟蓝军任务的机步旅,如何逼真地扮演好蓝军角色,发挥磨刀石的作用,成为该旅新近转型后的首要课题。
在该旅蓝军研训中心,记者看到这里从环境布设到组织架构,都参照外军设置。他们的目标是将这里打造成全军的蓝军研究中心。
“我们这个旅蓝军研究中心是全军第一家,是全军唯一的一个研究蓝军的机构,目的就是想打造一个能够进行蓝军研训,包括演习分队研究,也就是从旅一级到连一级分队研究的平台。”该旅作训科长刘博说。
这次演练,该旅安排了基础训练、战备转级、战术机动、作战筹划、战斗实施和严寒条件下武器效能试验共六个训练内容,重点演练指挥机构的部分队占领阵地的程序和方法,组织阵地工事构筑的能力方法, 和进行战术动作演练。
该旅领导介绍说:“朱日和地区高寒,炮弹会产生弹道偏差,容易产生近弹,第一发在进行校炮校枪基本上都出现了近弹现象,因为低温造成弹丸初速度偏低,因此要有意识地往目标的偏上方打一点。”
气候严寒对重型武器战车也产生了一些影响,比如坦克发动机,以前战士们都是想办法散热,现在他们却要用各种手段保温。
该旅平时训练与众不同,在演练现场的所见,让记者感到惊奇:装甲分队的行军时,第一辆坦克炮口直指前方,后面的坦克炮口朝向或左或右,最后两辆的炮口则一直指向编队后方,整个编队形成了全向360°的防御。笔者多次参加训练和演习,这样编队行军还是第一次见到。
“这是动中防御。”该旅旅长周志国介绍:“以往部队机动,坦克都是炮口朝前,看起来整齐美观,但遇到突况时反应速度慢。用现在这种方式机动,部队遇到情况立即就能投入战斗。”真有这么神?无巧不成书。这时,编队两侧突然遭到小股敌人袭击。平时遇到这种情况,部队往往会有短时间的混乱,处理不当,很容易遭受损失。
但坦克编队并没有被冲散,依然保持着原来的队形。记者通过电台听到指挥员冷静指挥:“各车按警戒方位还击,迅速前进。”话音未落,枪炮齐鸣,火力反击立即展开。整个分队就像移动的堡垒,部队很快脱离险境。
看点五:联合作战实验场无冬眠
朱日和训练基地的冬天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热”。
连日来,装甲车队碾冰破雪,向铁路站台机动;自行火炮隆隆开进,奔赴演练阵地。几支部队一走一来,在同一片阵地上轮番上演实弹射击演练……这里春夏秋冬已实现全年度训练满负荷。
时值隆冬,此时若走进位于大漠深处的我军最大、信息化程度最高的演兵场,就会看到智能化混合雷场、染毒地段以及堑壕、暗堡等工事星罗棋布,城市作战、特种作战阵地犬牙交错,基地官兵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导调保障着一场场演习的展开。
在基地的神经中枢―导调大厅,巨幅屏幕上,部队演练态势图、宿营地实时图像、阵地实时图像交替切换。基地技术工作站站长郭立生轻点鼠标,紧张忙碌地测试着分布在千里雪原上的神经末梢。
茫茫雪原,一辆辆白色特种车里,键盘敲击声密如急雨,一道道复杂电磁信号扑向战场上的滚滚铁流。全军唯一一支专业化“电磁蓝军”正在演练构设复杂战场环境,为即将进驻的冬训部队编织复杂电磁天网。
寒风呼啸,数十名技术人员坚守大漠深处,昼夜接力测试13个系统上万个电子设备,确保基地各类信息系统严寒条件下“耳聪目明”……
演练阵地,一队队数据采集员肩扛手提设备跟进摄录,一幅幅画面、一组组数据,实时传回基地导调指控大厅。
晚上10点,基地司令部灯火通明,刚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参谋长李培长带队逐条研究着冬季部队驻训方案。导调评估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做到真正为战斗力负责。他告诉记者,随着部队基地化训练成为常态,基地也迎来满负荷运转,短短半年时间,就有5个师旅在这里摆兵布阵,轮番鏖战。
今年冬训,基地主要负责采集、编写复杂电磁环境、阵地靶标、激光仿真交战等系统性能试验参数报告,满负荷检验联合作战实验场高寒条件下性能。
“明天的战争,将首先在作战实验室打响。基地化训练是部队走向战场的最后一级台阶。我们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感,学习、充电、换脑,成为基地人的常态。”基地政委王志安的话语略显沉重。
记者看到连日来的各信息系统测试数据统计:-25℃,激光仿真交战系统使用正常;-32℃,数据传输系统工作正常;-28℃,录像采集传输系统工作时间较短……
训练日记 篇3
一、从观察中积累素材
从观察中积累素材,就是积累从观察中得来的内容和体验。具体地说,就是要求同学们,把在生活中自己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或有意思的内容,触摸到的、品尝到的、耳闻目睹到的新鲜事物,及时记录下来。在观察中积累,这是重要的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因为小学生主要练习写的是记叙文,而记叙文绝大多数写的又都是作者的见闻及感受。
积累从观察中得来的内容和体验,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写观察日记。跟踪观察时,可以边观察边记录,也可以定期写观察日记。这种记录,强调要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定向观察时,为了方便观察,最好是在观察之后进行追记。
随机观察,强调作捕捉性随记——及时准确地把自己偶然观察到的新事物、好素材及突发奇想等记录下来。因为这些素材具有偶发性和一闪而过的特点,所以“随记”要及时,要像捕捉一种小动物那样,把它“捕捉”到自己的随记本上。这种捕捉性的随记最有价值,它对拓宽写作面,写出有新意、有认识深度的文章,帮助最大。
无论是哪种观察日记,篇幅都可长可短。可以成文,也可以是个片段(记下要素、梗概),只要及时地把观察所得、所感记录下来,就达到了目的。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写观察日记,不能只顾写观察景、物的日记,更要重视写观察人、事(活动)的日记。下面这篇短文就是由观察随记展开的,大家读一读,体会一下写随记的意义。
二、循序渐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作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训练。教师应注重抓基本功训练,严格要求学生正确、端正、熟练地书写汉字、词语和句子。进行组词造句、组句成段练习时,要求学生写出最简单的短句,为以后作文打好扎实的基础。
作文训练以什么为序,众多方法,各有千秋。有分项训练序列,就是从单项着手,对作文的各种技能逐一进行训练;有分段训练序列,就是把整个小学阶段划分成相对独立的几个阶段,安排训练内容;有三步训练、四步训练,还有五步训练等;还有的是以达到作文教学目的所采用的方法、步骤为序,如从说到写,从述到作,从仿到创等,这些方法尽管各有特点,但是,大都从训练一句话开始,到几句话,到段到篇。
其实,作文主要是思维和语言能力的训练,当然应该以发展儿童的不是表现为说话多少,而是表现为整个语言水平的高低。这就离不开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需要综合运用字、词、句、段、篇等知识和技能。因此,作文教学要以发展语言能力为序,进行循序渐进训练。基本的作文能力逐步培养,而各种题材的作文按能力要求齐头并进。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循序的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螺旋式的整体训练。比如:每个年级段都要训练观察事物、叙事、写人、写景、状物等等,各个年级段的要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以叙事作文为例子说说各年级段的不同要求。一年级:把一件事情说清楚。二年级: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三年级: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写出事情的意义。四年级:写好事情的高潮,写出事情的波折一。五年级:写出事情的波折二,记事文章的立意与点题。六年级:写出事情的波折三。
三、自改互改
作文写好后,学生先对自已查出的表达有误的地方进行初改,然后,可安排学生互改。互改以同桌的两人为宜。批改者对有疑问的地方作上记号,待互相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后再更正。若有争议的问题,可当场请教老师。学生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心里总是挺高兴的,他们的写作兴趣自然就会提高。
小组合作互评互改模式,刚开始实行时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要相对多一些,头绪也比较杂乱,但这种评改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和积极性,它不但会刺激学生潜在的创作欲望,而且会顺理成章地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评价权在学生自己手中,谁不想在同学面前露一手?只要教师引导得当,作文评改就不再是“烫手的山芋”,学生的写作也就不再是“唉声叹气”。这种模式运用熟练之后,教师就可以放权给学生,让学生轻松而愉快地完成写作和评改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一次习作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谈谈自己最感满意的地方。“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一个人只要经历一次成功的体验,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的力量”。因此要让更多的学生在作文过程中体验到习作成功的乐趣,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这与《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作文教学要“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是一致的。
四、及时讲评
抓好习作讲评课,及时反馈信息,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为此我对自己提出了以下要求:
(1)如在时间紧的情况下,可抽查部分学生的作文评阅,重点抽查中下水平的学生的作文,采用当面批改的形式,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批阅过程中,认真记录习作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错误,为讲评课作材料准备。
(3)将一些写得较好的错误较少的习作讲评时读给全班学生听,给予鼓励。
训练日记 篇4
然而本刊记者调查发现,信阳市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信阳市残联)在实施上述公益项目的过程中存在“冒充签名”、“虚报名额”、“违规承包”、“违规报销”、“截留经费”等种种乱象。
被冒充的签名
“她的听力在不断下降,现在要接近120分贝才能听得到,以前是90分贝。”40岁的陶明(化名)一提起女儿的病情,就双眼噙满泪水。
快满7岁的晨晨(化名)现在就读于村小一年级,因为双耳里戴着助听器,她不能像其他学生那样做剧烈运动。另外,校长特意交代同学们“别碰到她”,怕把“昂贵的助听器弄坏了”。
陶明记得,晨晨快2岁了还不会说话,过年家里放鞭炮,“砰砰砰,却吵不醒她”。后来医院诊断晨晨患有“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她成为村子里唯一的聋儿。自此,陶明一家与信阳市残联打上了交道。
2009年,陶明听说国家免费给贫困聋儿配发助听器,他就到信阳市残联打听消息。刚好中国残联开展了“0至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据《贫困聋儿(助听器)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办法》规定,“2009年至2011年,中央财政按照4800元标准免费为每名救助对象提供两台全数字助听器。为每名救助对象提供每年人均1万元康复训练补贴经费。”
晨晨顺利得到了一套助听器。但陶明说,助听器的质量很差,“女儿戴着效果不好,太大了,不好看,还噪音大,不清晰,嗡嗡响。”他又花了1.5万元到武汉儿童医院为晨晨配了一副更好的助听器,至今仍在使用。按照规定,晨晨既然获得了项目救助,理应从2009年9月开始到信阳市残联参加康复训练。但是陶明却对此毫不知情。直到2011年,信阳市残联才打电话跟他说“可以让孩子参加免费康复”。但这时,晨晨已经在隔壁村上幼儿园了。
“我女儿一天也没有去参加,因为离得太远,不放心让她去。”陶明家位于信阳市区20公里外的大别山深处,进村的是泥土路。同时,他家种有6亩茶山和2亩稻田,农活繁忙,抽不开人力到信阳市去租房子陪读。
虽然晨晨连一天培训都没有参加,但陶明后来又接到信阳市残联的电话,要他去“填表”。2011年年底陶明去信阳市残联办事,又被要求在几张白纸上签字,但他拒绝了。“当时我就说,我女儿都没去康复,还要我签字干嘛?”
本刊记者掌握了2012年9月和2012年10月的两份《信阳市贫困聋儿抢救性康复项目(助听器)康复训练费用补贴》,上面明确显示,晨晨属于2009年度救助对象,陶明在“家长签字”栏里也签了名。
11月11日,记者向陶明当面求证。他断然否认自己在上述材料上签了名,并断定有人冒充他签名。他还当面展示了自己的签名笔迹。据记者观察,陶明的笔迹与材料上的签名笔迹相差甚远。
被虚报的名单
与陶明有类似蹊跷经历的还有信阳市固始县的龙云(化名)。他7岁的儿子明明(化名)是听障兼智障儿童,属于信阳市2010年度聋儿救助对象,在信阳市残联仅参加了4个月(2011年2月至6月)的康复训练。
“信阳的师资力量不行,孩子在那里学不到东西,尿了、拉了也没人管,每天生病。”龙云说自己带着孩子主动退出了训练,退出时没有办手续,只跟信阳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康教中心)主任崔玲萍“说了一声”。
中国残联的《贫困聋儿(助听器)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办法》规定,“如救助对象自行放弃接受康复训练,则中止对其救助;其康复训练补贴经费可用于救助新筛选的救助对象。”但在上述两份《信阳市贫困聋儿抢救性康复项目(助听器)康复训练费用补贴》上,又出现了龙云的签名,表明2012年下学期明明还在参加康复训练,领取中央补贴。11月10日,龙云也向本刊记者否认签名是他本人所为。
同样来自固始县的佳佳(化名)属于信阳市2009年度聋儿救助对象,但只参加了最后一学年的康复训练。她父亲周兵(化名)回忆,有信阳市残联的工作人员打电话给他说要签字,他回答说:“忙得很,你帮我签了就是。”
根据河南省残联颁发的《贫困聋儿(助听器)康复救助项目实施办法》规定,“定点聋儿康复机构负责将救助对象接受的助听器、康复训练经费救助的情况填入贫困聋儿(助听器)康复救助卡,卡中的救助内容、数量、金额必须由救助对象法定监护人签字确认。”
信阳市残联康复部主任吴瑞丽向本刊记者介绍,在聋儿救助项目方面,2009年和2010年,信阳市有国家项目名额各20人;2011年,有国家项目名额15人,省级项目名额35人;2012年,有国家项目名额22人,省级项目名额18人;2013年只有国家项目名额20人;并且从2012年开始,国家项目和省级项目康复训练补助都由每名聋儿1万元/学年,提高到1.2万元/学年。
本刊记者逐个核实发现,像晨晨、明明、佳佳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其中2009年的20人名单中,有6人没有参加训练;2010年的20人名单中,有5人没有参加训练;2011年的省级35人名单中,有10人没有参加训练;2011年的国家15人名单中,有4人没有参加训练。
这些没有参加训练的儿童不知,他们的名字依然在领取着训练补贴。11月14日,本刊记者就没有参加训练的儿童总数向信阳市残联理事长吴蕾询问,她表示“数字说不清楚”,但也未对记者的统计进行反驳。她还进一步提供了2012年的项目中有8人没有参加训练,2013年的项目中,截至11月14日还有4人没有参加训练。
在“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中,除了“贫困聋儿(助听器)康复救助项目”外,由信阳市残联主体实施的项目还有“贫困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本刊记者调查发现,后者同样存在“虚报名单”的问题。比如2012年度信阳市贫困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名单为35人,而实际训练只有14人。
违规承包
“这就是坐地起价,相当于克扣儿童的训练费啊,只有剩下的80%用于训练。太恶劣啦!”一位知情人士对此愤愤不平。而当本刊记者向数位家长展示此条款时,他们也十分愤慨。
河南省残联颁发的《贫困聋儿(助听器)康复救助项目实施办法》规定,“康复训练经费的列支项目包括:耳膜制作、电池购置、康复训练、康复教材、家长培训、食宿等项费用。”同时还规定,“残联协调将康复训练经费转拨至定点康复机构。”
信阳市残联从康复训练经费中收取20%的“项目管理费用”明显违反规定。对此,赵效功有着自己的苦衷:“就是摆个地摊还要收税呢,至于收取20%的管理费合不合理,也不是我个人能决定的。如果知道是现在这样的后果,我是不会签这个合同的,但当初我要挂靠就只能接受。”
与赵效功签订合作协议的是康教中心主任崔玲萍。11月13日,记者向她询问为何会有“上缴20%的项目管理费”的条款时,她表示这是由信阳市残联理事会决定的,自己只是执行决定。
信阳市残联理事长吴蕾则表示,并不了解承包详情,因为合作协议在自己于2012年9月份调任残联前就签订了。她承认关于“20%的项目管理费用”的条款“不规范、不严谨”,但否认是“对训练经费的克扣”,而是对“赵效功的教学进行监管、评估,相当于一个制约条款”。
本刊记者追问,那么这些管理费有没有返还给赵效功?吴蕾明确表示没有,因为赵效功的“工作质量不能令人满意”。
按照规定,2009年、2010年、2011年前三年的康复训练经费为每位聋儿1万元/年。信阳市残联与赵效功约定的预算列支如下:训练费,每人700元/月;伙食费,每人260元/月;评估费,每人600元/年;资料费,每人90元/年;更换助听器电池,每人200元/年;更换助听器耳膜,每人120元/年;调试助听器,每人300元/年。2012年、2013年的康复训练经费增至每人1.2万元/年。相应的,训练费提高为每人750元/月,伙食费提高为340元/月。
赵效功解释,信阳市残联从他这里提取的“项目管理费用”,指的是参加了康复训练的儿童的训练费和评估费的20%。
本刊记者掌握的证据显示,今年1月30日,赵效功两次向信阳市残联上缴“康复训练管理费”33000元和35620元。另外一份结算清单显示,2009年和2010年国家项目名额共40人,实际参加康复训练的只有29人。在2012年下学期的4个月中,上述两个项目上缴的管理费总计17980元。
违规报销
相比于收取“20%的项目管理费用”,冒名不知情家长签字领取训练补贴费则更为大胆。赵效功回忆,他曾向残联提议,将没来参加训练的孩子的经费转移给没有获得救助的聋儿,但立即被反驳:“你说了算?”
按照正常报销流程,赵效功向康教中心申请报销,并附上训练名单,然后由康教中心核实名单真假,通过后再到信阳市残联的财务处去报销。
但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那些根本没来参加训练的聋儿训练补贴费,由赵效功代替家长签字,领取补贴费用之后再返还给信阳市残联。
赵效功对自己的“代签行为”毫不避讳。他说第一年自己确实没有意识到“代签”的风险,之后他就向信阳市残联的领导抱怨:“这些都没来训练,我怎么签字?”对方回答:“我不管,自己想办法。”
“我不代签就拿不到钱,他们都是旁敲侧击地警告我,我就必须抛头露面去背这个黑锅,厚着脸皮帮人签字。”赵效功说完长吁了一口气。
对于所谓“返还”和“上缴”的费用,赵效功表示其实并未经过自己,而是直接“留在”了信阳市残联的账上,每次报销后他只领到实际聋儿训练费用的80%,而且都是领取现金。但“上缴”的管理费一项,信阳市残联会给他开具一个收条。
11月14日,本刊记者向信阳市残联理事长吴蕾询问“为何会出现‘代签行为’”,她表示自己于2012年9月才上任,“不知道他们之前怎么操作的”。但是本刊记者掌握的数份2012年9月和10月的报销凭证,都有“代签”现象,且领导批示栏都由吴蕾签字:请核销。
对此,吴蕾承认报销凭证“不规范”。她解释自己当时刚到残联工作不久,对业务不太懂,看到其他审查人签完字后,她最后核准时也就签字了。吴蕾同时声明,这些“不规范”的单据都已“作废了”,于2013年6月重新制作新单据。
吴蕾还解释,有一些聋儿像明明那样训练一段时间后又不来了,但“救助名额还占着”,“就只能用这样的形式把补贴费用支出来,否则没人签字就领不到钱。”
那么,几年来赵效功“返还”和“上缴”的费用总共有多少?康教中心主任崔玲萍表示,赵效功与康教中心的结账周期为一学期结算一次,而每个月的儿童数量都在变化中,很难统计出总额。
赵效功对此也表示认同,但他清楚记得,承包第一年,光上缴给信阳市残联的“项目管理费用”就近7万元。本刊记者掌握的一份“结算清单”显示,2009年和2010年项目共11名聋儿没参加训练,2012年下学期赵效功应该返还给残联的经费为34100元。
但对于这些返还和上缴费用的去向,赵效功表示自己一无所知。崔玲萍和信阳市残联康复部主任吴瑞丽都表示,返还和上缴费用一直在残联的账户上,“这些钱肯定还是要用在残疾儿童身上”。
而理事长吴蕾则表示,“不知道前几年的资金情况”,但她上任后就严格规范,将费用全部集中到“财政局支付中心的特设专户”。11月14日,她向本刊记者出示了一份2013年4月2日的费用支付单,金额为125680元,项目名称为“聋儿返还训练费、生活费”,印章确为“财政局支付中心的特设专户”。
然而,河南省残联颁发的《贫困聋儿(助听器)康复救助项目实施办法》规定,“项目经费必须严格按照指定用途使用,严禁挤占、截留、挪用。”
失败的合作
2013年10月,康教中心和赵效功终止了合作,康教中心自己承担起聋儿语训项目。而按照原先协议,合作期限应到2015年12月31日。
对于“分手原因”,双方各执一词。吴蕾表示,2013年5月和9月,河南省残联领导多次来信阳市检查工作,当场指出赵效功承包的聋儿语训中心“没有资质、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法不科学、教学质量差、环境卫生差、师生比例不达标”,责令限期整改;但赵效功始终整改不到位,双方只能终止合作。
而在赵效功看来,问题要复杂得多。首先,“没有资质、不达标”的他为何能够承包聋儿语训中心?“我自己认为我是够资质的,我前后参加部级、省级的专业培训不下30次。”赵效功对自己的聋儿语训教育充满自信。在来到信阳之前,他创办了光山县特校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更早的1999年,他就在许昌市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当聋儿语训教师。
崔玲萍证实,当初康教中心“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差,急需引进聋儿康复方面的人才”,于是将聋儿语训项目承包给赵效功。
赵效功讲述,在2011年3月自己刚承包时,聋儿语训中心只有10名聋儿,而他到来后人数猛增至80多人。“如果不是我来,怎能从10个学生发展到80多个?这是实际的能力。”
本应该全部用于聋儿康复的经费补贴,在被残联提取20%的管理费后,留给赵效功的就显得捉襟见肘。在2011年下学期,信阳市残联又以“有家长反映北方人做的伙食,不符合孩子胃口”为由,将每个月260元的伙食费从赵效功处独立出来,单独承包给一位名叫“汤秀琴”的妇女。
赵效功介绍,2013年下学期,他聘请了13名教师,每个月的各种开支要4万多元。而按照信阳市残联的整改意见,要求增加保育员、保安、清洁工、医生等后勤人员,这将极大增加运行成本。
“我一个教书匠,要一次性往里贴10多万元,怎么能撑下去?”赵效功承认自己“整改不到位”,但认为是各种牵绊导致“资金不够,达不到整改要求”。9月30日,还处于学期中,但赵效功说自己“实在扛不动了”,只好“撂挑子走人”。
本刊记者掌握一份2013年2月1日的材料,赵效功向信阳市残联“讨要”被拖欠的经费:“双方合作两年来,我方始终依照原定要求完备手续,诚恳接受贵方监督,将未训学生费用及20%项目管理费用悉数上交贵方财务,领取我方应得的劳动报酬。为何在这个学期就‘报销手续不完善,财务无法报销’,贵方的依据是什么?”
训练日记 篇5
9月23日 拓展训练开营了
昨天,老师说我们今天要去郑州八中实验基地进行为期三天的拓展训练。今天,同学们都是背着一个大旅行包,手里再提着一个脸盆,脸上洋溢着喜悦的表情,站在学校操场上排队。上午9点左右,我们到达了训练基地,举行了开营仪式,我们一个个都笑开了花。仪式结束过后,我们就开始上课了。教官把我们八班分成了三组,有一组先被一个教官带走了,我们剩下的两组走过小径,踏过小桥,来到了湖中央的小岛。小岛绿树成荫,有两栋小房子,和一个有遮阳伞和双人摇椅的小花园。我们这组进了其中的一个大屋子学茶艺;而另一组则坐在遮阳伞下的桌椅处听课,他们学的是西餐制作。中午午休过后,我们学习了消防自救知识,之后又学习了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到了4、5点时,就是一天中最开心的时候了:练习开车,学习交通知识。等轮到我开车的时候,我害怕极了。因为路上还有“行人”,我生怕会撞到他们。但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终于完成了一圈的行程,很刺激,也很有意义。后来,老师又让自己开小车,身边一人也没,于是,我又紧张起来。但完成任务后,我又觉得自己长大了许多。今天一天的经历真令人难忘啊!
二
9月24日 团队的力量
今天,我们的任务是下午与七班的比赛:团队合作爬上4.2米高的团队墙。于是,我们就开始了为期一天的拓展训练。当我们听昨天比过的一、二、三、四班同学说,男生们的肩膀都被女生们踩肿了。听说,女生们感动得都哭了。我们寝室的人便开始讨论:我们要怎样补偿男生们?我们只是考虑考虑,或许太过早了。下午,我们提前出来训练,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我们练习做一个默契游戏。我们8班以13.78秒的成绩超出了原始最好成绩17.96秒,目前位居第一!“我们是最棒的八班!”这句话激励着八班的每一个人。“我们的队名是:东方翔!我们的口号是:青春如火,超越自我!我们的队歌是《团结就是力量》!”这些话一次又一次的激励着所有人。老师带领我们来到4.2米高的团队墙前,放出了悲壮的音乐。老师宣布开始之后,我们班的男生便在下面搭起了人梯。“快!踩着我上去!”他们喊着。女生们一个个踩着他们的肩往上爬,下面的人都举起手托着正在爬的人的脚。天下着雨,我们的脸上不只是雨水,还有感动的泪水。“加油!加油!”我大声的哭喊着。大家看看我,也都大声喊:“加油!”轮到我上了,我很害怕会踩疼男生的肩。我被推上了高晟的肩,我刚一踩上,高晟就站起来了,我把手拼命的往上面人的手里伸,突然,我重心一失,掉了下来,是同学们接住了我。我又站起来,把手拼命的向上伸,高晟让我把脚踩在他的头上,他举着我,同学们都举着我,我顿时感到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在我的脚下。终于,我抓住了上面人的手,我上来了!我赶快下来,女生们一起冲着话筒喊:“加油!”“八班是最棒的!”“团对无敌!”最终,我们成功了。高晟和孙钰哲肩膀被踩出了血印,白色的衬衫上留下了许多泥巴和女生们的脚印;田也和曾鸿辑,一个腿受了伤,一个手受了伤,而且曾鸿辑当天就回家治疗了;还有张诚硕,脚上本来就有一道未痊愈的刀口,这天晚上,我听同寝室的人说,他的刀口又裂开了,我们赶忙到男生宿舍送水和创可贴……这就是团队的力量,一个不抛弃、不放弃的团队。爬过了团队墙,我觉得八班更像一个团队了。
三
9月25日 闭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