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优秀5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优秀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篇1
今天看完《肖申克的救赎》对我的感触还是挺大的,让我知道了希望真的不是一件坏事,有希望才会有努力的必要。
其实刚开始真的没有很认真去看,因为我看电视比较喜欢开弹幕,弹幕上很多人说这个电影看不懂,当时就为自己智商堪忧了…,主人公安迪以为是自己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和情夫,被冤枉入伍,从刚来入狱一个月不跟别人沟通,到后来的跟瑞德成为好友,并且在狱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自己的生存之路…,后来看到安迪20年时间用小铁锥挖出了别人600年也挖不出的通道,最后越狱成功。我被安迪身上这种坚持不懈的毅力打动了,我起初抱着很好奇的心理,想知道知道自己是被诬陷以后的安迪究竟会怎样打发自己的余生,是放弃吧。在经历过这样大的转变后,应该就会选择放弃吧。不过另我出乎意料的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即使身处绝望,依然能对生活充满希望,并且坚持了20年挖出能够通往自由的道路。
包括后来的一个点安迪给瑞德希望,不让瑞德走布鲁克的后路,布鲁克一个在监狱呆了大半辈子的人,因为不想出狱离开,差点又做错事,出狱后虽然获得了自由,但是离开了肖申克监狱,离开了自己熟悉大半辈子的环境,人,最终选择了从这个时间消失,安迪就是怕瑞德也会这样,无法适应这个社会,所以在自己还没有逃狱前跟瑞德说了自己想去的地方,自己跟妻子求婚的地方,给了瑞德出狱后活下去的希望,包括影片最后的相遇。
总的来说是希望给了他无尽的动力,才能让他二十年来坚持不懈,就是这么一个不可si议的故事,深深地震撼了我,对生活要有希望,一切都会往美好的方向发展,当然也需要给身边人带来希望!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篇2
“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叫体制化。”这是瑞德在老布获得假释却故意犯罪后说的话,一段被高墙禁锢几十年的囚徒的客观发言。有感慨、有厌倦、有无奈,但更多的是一种淡然,对牢狱生活趋于平定的不可思议的木讷。
正如瑞德的预料,老布在痛苦挣扎后选择了离开,离开这个不属于他的世界。在监狱里置身50年的老布已经把自己深深融进了肖申克,却被冷酷的狱官放了出来,如此高龄的人像新生儿来到外面的世界,处境是极其艰难的。他已经没有精力没有能力再将灵魂从肖申克监狱抽出,融入这个新世界了,所以他选择自杀。囚徒们早已习惯了没有自由没有希望的监狱生活以及那里的一切,不再奢望有所改变,甚至害怕改变,害怕被抛入那个曾经无比向往的外界。
当然,也有例外,安迪·杜弗兰。“有一种鸟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他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用那“600年也挖不出隧道”的石斧日日不懈掘出逃生隧道,雷电声中用石块砸破下水管道,边呕吐边匍匐爬过500码长的恶臭下水道……这只心怀希望并为之不懈地努力的鸟,最终实现了翱翔于广阔蓝天的梦想。他是那样一个睿智和坚毅的人,是自由与希望的化身。
而老布和瑞德等人,早就被暗黑的监狱生活所体制化,认为希望是痛苦的深渊。“希望是很危险的,它会让你发疯,在这种地方,千万不要有这种念头。”假若没有安迪,恐怕瑞德也会步老布的后尘。
现实社会,人们也都生活在无形的高墙之中。最初的坚如岩石、艳如玫瑰的年轻人,带着独有的个性和理想,走进社会集中营。经过几年的洗礼,被模式化、体制化。无法适应者,开始上网搜索相关的处事哲学、职场规则等经典语录恶补,以实现在江湖中行走自如。其实,融入的同时也就失去了自由和自我,成了大多数人的复制品,身处高墙而不自知。与监狱生活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抗拒——习惯——依赖。
越长大,就越向世俗靠近,社会的万有引力,将我们一点点自由落体。从儿时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到少年的大大书包小小烦恼,再由青年的闯一闯到中年的趋于保守,最后老年时已不再敢有奢求,一心一意地把余下的日子平平淡淡地过完,每一天都是无比平常的油盐酱醋。年少的志气一点点被生活的枯燥消磨殆尽,那颗渴望自由充满希望的赤子之心渐渐被潜藏于阴暗角落。
我们是不是该慨叹一句:“老了!确实老了!”
“人生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仔细想想,为什么我们不能真正活一次,而不是麻木绝望地走向死亡。怎么过都是一生,怎么偷懒也总忙碌着,到不如把封锁的热情释放出来,我们还都年轻,何必表现的如此适应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横冲直撞的马里奥,未必不会吃到代表胜利的超级蘑菇。
瑞德最后在安迪的鼓励下重新面对世界,摆脱了对监狱体制的依赖,在一望无际的蔚蓝大海面前与安迪深情相拥。芸芸众生中的你啊,看到那样明亮的蓝色,是不是再次点燃了希望之灯,展翅欲翱翔于自由天空?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篇3
这是我第二次写博文了,距离上一篇的博文,已经过去了6天。本来每天想写一篇博文来记录每一天的生活,但感觉每天过都一样,从而毫无头绪去写博文。其实自己也想像其他的博主那样,天天都可以发博文,天天都能记录每天的趣事或者心得,也许目前自己还在寻找写作的灵感中吧。
今天来说一下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吧。这部电影是我第三次观看了,我觉得这部电影真的超赞,简直好看到不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前两次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当时就觉得这部电影很好看,尤其是主人公安迪逃出肖申克监狱,把衣服脱掉,在大雨的洗刷下,双手张开的那一幕,仿佛是释放了一切,重拾自由的感觉。前两次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没啥感触,就相当于看了一部好看的电影,观看电影过程中能体会好看的节点,但是观赏完毕,过了就过了,也回忆不起这部电影的细节。但内心觉得这部电影应该是要表达一些东西,自己却无法表达出来。今晚我又看了一遍,这次观看完后,稍微能体会到了一点点,那就是:这部电影除了表达对自由的向往,我觉的这部电影真正想表达的就是忍耐这种品质。
忍耐这个词,可能我概括不是很准确,但是,我觉得如果一个很有智慧,真正干大事的人,必须具备一种品质,那就是忍耐。电影主人公,为了逃脱本来不属于他的地方,苦苦忍耐了19年,用鹤嘴锄挖通隧道,最后逃离牢笼。如果这19年期间里,他没有忍耐的住,可能他会一辈子都关在肖申克直到死去。安迪从刚进肖申克直到查找到真相,他一直都在忍耐,等待着逃离的机会,他每天都在时刻准备着,即便他受尽牢笼里各种暴力以及监狱军官的迫害,他都时刻忍耐着,因为他一心想逃离这个不属于他的地方。这让我深深体会到,如果你越是想逃离目前的状况,你就得忍耐的住,静下来思考同时需要不断的修来自己,提升自己欠缺的技能。一旦时机成熟,便会凤凰涅盘,得到重生。
对于目前的自己来说,其实是一样的,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想换行业但是自身储备的技能知识并不够,从而无法逃离目前的公司。前段时间,公司很多同事都相继离职而去,很多人都是裸辞,当时自己的内心冲动很多次,后来在家人的劝说下,我冷静了下来,打消裸辞这个念头。裸辞这个举动,本人并不推荐,裸辞虽能逃离一时,但是在离职手续办完这段时间,压力特别大。目前经济不景气,市场低迷,工作不容易找。一旦找不到工作,首先下个月的工资没有着落,相应的公积金以及五险可能会断档,对未来的生活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所以,如果当自己的知识无法支撑自己目前野心的时候,就要静下来去学习。具备忍耐的品种,冷静下来,不断去思考并且修炼自己,提升自己,减少烦躁,才能一步一步寻找自己所需的东西。当代这个社会,烦躁的事情太多,往往会冲昏人的头脑,但唯有冷静下来,思考,才能懂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目前自己还在学习当中,学习方法也很欠缺,不懂如何下手。希望自己能尽早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吧,加油!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篇4
自由,希望,信仰,三个对人的一生起着决定性的东西,它们是虚幻的,是看不见的,然而一旦人们失去了这三者,将最终走向死亡,走向自我毁灭。
听,是肖申克传来的音乐声,“我到今天也始终不明白,这两个意大利女人在唱什么。事实上,我也不想去明白。有些东西不说更好。”的确,他们不需要去知道,这音乐声带给他们的已经足够了,短暂的音乐声仿佛使他们有那么几分钟忘了自己身在何处,有那么几分钟感到了自由,有那么几分钟看到了希望。但是音乐声停了,他们也不敢再去多想。安迪说他看到了希望,他希望……但瑞德却警告他说:“希望是可怕的东西,最好不要有这个想法。”
所以,对于那位图书馆管理员,渐渐由于没有了对未来的希望也就开始安于了在监狱中的生活,就像影片中所说的“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的,你习惯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以至于在五十年后,当这位已把监狱当成家的老人来说,听到获得假释的消息时是多么的沮丧,多么的恐惧。这样的消息就犹如要把他赶出自己的家一样,牵动着他的心弦 ,不过,无论他曾经犯下什么滔天大罪,当他想再犯错时,却在安迪等人的引导下最终打消了那个以故意伤害再次入狱的念头,那个能让他逃避面对狱外生活的念头,那个将让他无辜的伤害一个人的念头。他放弃了那个念头,他最终走出了那堵高墙。却还是没能战胜自己,因为他在监狱中早已经绝望,认命,不曾想过有出来的一天,就如“海上钢琴师”的恐惧一样,他不知道陆地是怎样的,对他来说大海就是他的世界,而那艘船就是他的家,他从不奢求什么,只是安于现状,即使死亡对他来说也是无所谓惧的,最终图书馆管理员选择了与钢琴师相同的人生终结方式。
同样的地方,同样的情景,同样的过程,只是不同的人,一切都变的不再一样了。“坚强的人只能救赎自己,伟大的人才能忙活,或者等死。 ”对于瑞德,他的确得好好感谢有安迪这位朋友,若不是他,瑞德可能也会和图书管理员走上相同的不归路。一切只因为瑞德存在希望,存在信仰了,他看到安迪抱着希望出去了,于是当他变的失落时,他去存找安迪说要给他的东西。最终,同样的一行字,不同的名字,同样的经厉,不同的结局,同样的假释却让一个走向死亡,一个走向自由。
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这是安迪说的,也正是因为他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才促使他花了19年来越狱,并且最终成功了,实现了他之前的希望。
恐惧让你沦为囚犯。希望让你重获自由!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篇5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我以前就有听过,但这次是真正的完全看完。这部电影讲述了男主人公安迪含冤入狱后,表达了安迪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渴望,以及安迪通过自己的才学和金融证券的知识,得到比平常狱友们生活更好一点的待遇以及成功越狱后的生活资金。
安迪在肖申克中,他遇到了很多人,有瑞德、典狱长、汤米等人,可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瑞德。
整部影片都是以瑞德为第一人称来讲述,他从自己的角度分析安迪从入狱、在狱中、出狱的所有心理和状态,从自己的角度对安迪进行了一个理性的表述。安迪进入肖申克时,瑞德已经在肖申克里呆了20年。瑞德是典型肖申克的大哥,就是那种什么物资都可以得到的人。安迪的到来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他的叙述中说“我喜欢他″,这是他和安迪成为朋友的契机,他在狱中总共待了40年。40年,沧海桑田,当时的美国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一切都在变化。40年足以让一个小孩成长为成熟的中年,一个中年成为一个老人,虽然他一直在狱中,但至少他一直与狱外的物质世界接轨,但他却从来没有真正走出监狱。40年,他适应了狱中的一切,甚至到后来在假释审查时,直接的告诉审查人员,“我无所谓"。是的,他已经被“制度化”了。布鲁克斯的事给他敲响了警钟,在肖申克中,他可以拿到各种物资而被狱友们羡慕。可是到了外面,一切都在变化,他根本无法适应。在肖申克中,他向往自由,对未来充满希望,可离开后的错不及防,他想过自杀,但他与安迪的约定救了他。他珍惜安迪这个朋友,坚守他与安迪的约定。当瑞德与安迪相见时的快乐,隔着个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出狱后的自由让他们失去了在肖申克中制度化的管理。他们的快乐、高兴更加真实。
如今社会是日新月异的,一天天都在不断的进步,一直发展不会有停滞,且永远不会达到顶峰,40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人的一生一共可有多少个40年呢?肖生克中的40年。没有自由光明,没有快乐与同情,只有无尽的劳动和典狱长的辱骂和暴打。在这部影片中,我看到了肖申克的管理者们对犯人生命的无视和冷漠,也看到肖申克中的犯人对未来生活、外面世界的渴望、还看到了肖申克管理者的贪婪。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知道了,希望可以是人活下去的动力,肖申克中的犯人正是因为他们对未来有渴望和希望,所以他们坚强的活着,拿怕挨打挨骂,他们依然活着。对未来的希望,对外面的希望是他们活下去动力,哪怕假释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通过,但他们最终依旧会获得自由。这也告诉我们,有希望不一定会成功,但至少让你拥有勇气去面对未来要经历的风风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