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最新叶连平事迹200字素材实用【优秀7篇】正文

《最新叶连平事迹200字素材实用【优秀7篇】》

时间: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最新叶连平事迹200字素材实用【优秀7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叶连平事迹600字素材 篇1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我一直将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一直激励着我。古人云:“人贵能持之以恒”,这句话也不证实了这个道理吗?

正如中国女排,她们在经历了20xx年的低迷期,仍然不放弃,努力坚持才能再次荣登世界之巅。这几天人们都沉浸在这份喜悦之中,中国女排因为坚持,她们成功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坚持,不努力。

古今中外无数的成功者,都以他们生动的人生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坚持的宝贵。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才打败了吴国;司马迁饱受艰辛,历经20xx年才写成了《史记》;爱迪生试验了上千种材料,终于找到制作电灯的钨丝;拿破仑几经波折,才成为称霸欧洲的法兰西皇帝;马云艰苦打拼,才成立了今日的淘宝网……

如此等等,都雄辩地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坚持是一种态度,只有坚持不懈,人生才能趋于完美。

身处绝境,强者与弱者的区别就在于,强者能够抓住逆境背后的机遇,在绝境中逢生。而弱者则是在逆境中随波逐流,在绝境中选择了放弃。失败者并不是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绝境中,成功者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坚持了一分钟,多走了一步路。

曾经的我还以为进不了理想的中学,但正是我坚持着心中的信念和梦想,终于如愿以偿。每当自己一次次挫败,感到自己不行了,失败了,我都会启用这种力量,让我重新站起来。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大多数人都是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只有坚持到底,那么就一定会成功!坚持就是胜利!我们要学习中国女排那永不放弃的精神。

叶连平事迹2000字素材 篇2

命运以痛吻了朱丽华,而朱丽华报之以歌。如今的朱丽华已不满足自己是一个追光者和造光者,她要当一个发光者,做一个正能量的人,就像夜明珠,在阴郁中赐予别人光亮。

朱丽华在嘉兴推拿界声名鹊起,是她的推拿医疗技术给脑瘫患儿带来福音。而她与脑瘫患儿结缘,纯属偶然。1988年4月,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一名患有病毒性脑炎后遗症的男孩找到她:“朱医师,帮帮忙,这孩子四岁了还不能独自坐立,我们走遍了上海、杭州的大医院,都说这病,难医!你这里有啥法子?哪怕是缓解一下病痛,也谢天谢地!”

本来就对声音极其敏感的朱丽华,从这对夫妇的苦苦哀求里,听到了这个家庭几代人的那种绝望。她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当年的父母、当年笼罩在全家人头顶上的哀伤。

“我能不能帮帮他们?我应该尽我所能帮帮他们!即便没有疗效,也可以用我的热情回馈给他们温暖。”曾经的经历,让朱丽华觉得自己不能袖手旁观,她决定用手中仅有的技术——推拿,尽力帮这对夫妇、这个家庭拨开乌云。

为了治好孩子的病,朱丽华根据孩子的病情和经络走向,不断创新推拿方法。奇迹也在她的呕心沥血付出中出现了:持续推拿两个月,孩子会爬了;第五个月,孩子能扶着墙走了;第八个月,孩子蹦蹦跳跳出院了!

在小孩一家人的千恩万谢中,朱丽华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医道的崇高与伟大。好的医师就像一束光,可以用责任和担当照亮许多曾经伤心绝望的人前行;像一捧清泉,用理解和宽慰滋润许多已失去生活信心的心灵;像一团火,用大爱点燃许多人冬眠的善意和热情。

她说:“小孩站起来了,我感到非常幸福,他成了一个正常的人,中国就少了一个残疾人。我希望自己不辜负‘医师’这个称谓!”

她的确没有辜负社会对她的期待、患者对她的信赖。31年来,她治疗的308例脑瘫患儿,总有效率达90%以上,部分脑瘫患儿甚至能与正常孩子一起上学,还有25例小儿哮喘病人经过她的治疗无一复发……“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熟悉朱丽华的人用这句话来描述她与病人及其家属相处的常态。面对每一个患者,朱丽华以对生命的敬畏、对医术的精益求精、对每一次穴位的精细把控,为艰难前行的他们努力点亮生命的明灯!

其实,脑瘫治疗是世界级难题,发病的原因千差万别。曾有朋友这样对她说:“你再努力,都不可能做得十全十美,不可能让每一位前来就诊的人称心如意。何必这么累呢?”

朱丽华总喜欢用一个故事作答:“大海刚退潮时,沙滩上留下了浅浅的水洼,里面有一群小鱼在苦苦挣扎。有个孩子一条条把它们捡起来,用力扔回大海。有人走过来说:谁还在乎那一两条小鱼,这么多,你扔得完吗?小孩没有停手,边重复着动作边答: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每一条都希望自己能回归大海。我想,我的能力虽然有限,但可以像那位捡鱼的小孩一样,多救治一个,社会的负担就少一个,世间的欢快就多一分!”

朱丽华相信聚沙成塔的力量,个体的力量虽然如萤火之渺小,但只要汇聚起萤火虫之光,定能光芒万丈,照亮一片美丽的精神天空!也因为抱持着这样的信念,几十年来,只要国家需要、社会需要、脚底下的这块土地需要,凡有召唤,她必率先响应、带头践行,高擎初心的火炬,顾大局、识大体,彰显当代共产党员的新魅力:

1990年,嘉兴筹建南湖革命纪念馆,当时月工资只有58元的她,毅然捐款116元,相当于奉献出了两个月的薪资所得;

20xx年,嘉兴筹建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她二话没说捐款1万元;

20xx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她主动交纳了10万元“特殊党费”,说是无论如何要为抗震救灾奉献绵薄之力;

每年的寒门学子结对,都有她的身影,今年她一次性拿出36.8万元,结对46名寒门学子;

……

朋友问:“朱医师,你对自己吝啬得要命,一件白大褂穿了10多年,脚上那双新布鞋只花了20多块钞票还嚷嚷着嫌贵,对国家、对别人却那么慷慨。你的钱都是血汗钱,靠平时每一分一秒的推拿辛苦积攒的,何苦呢?值得吗?”

“不能这么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一个盲人,能有今天发光发热的机会,也是这个伟大的时代成就了我。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是党和政府向我伸出了援手,让我去培训,帮我安排了工作,后来又借着改制的东风,盘下了福利院的推拿诊所,带着一群盲人朋友过上了亮堂堂的生活。我不能光享受人家给予的光亮,还要让自己成为发光体,既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这样的我才不负红船旁共产党员的称谓!”朱丽华说,我们虽不像太阳那样光芒万丈,让光辉温暖万物、普照大地,但可以做一个发光体,用真诚、纯粹、善良和宽广,让世界变成美好的人间。

想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朱丽华总害怕给他人带来麻烦。去年4月27日,在母亲去世25天后,她签下了器官捐献书。她说:“活着从医几十年,死后器官捐医学,我愿骨灰撒大海,不占人间一寸土,将把此生献祖国。”

最是寻常见真情,最是细节显品格。因为不幸,朱丽华的眼睛从光明走向黑暗;因为自强,她的心灵从黑暗重新走向光明。她把初心融进灵魂,把信念化为行动的力量,带着梦想追光,带着情怀造光,带着使命发光,在最平凡的岗位展现坚毅与自强的力量,传递奉献与担当!

叶连平事迹1400字素材 篇3

“人生给了我一双看不见的眼睛,我依然用它来寻找光明。”朱丽华说,她一直到很久以后才明白,心中有光,人生就不会黑暗。

18岁,这是朱丽华人生的一道分水岭。这一年,只剩下一只眼睛看世界的她,又因一次意外,彻底失去光明。从此,五彩缤纷的世界只停留在她的记忆里、想象中、梦境里。无边无际的黑暗,让她在此后的7年时间里,沉浸在失去光明的苦痛与挣扎中。

“那是一种生不如死的绝望。我就是想死,觉得自己活着就是家人的负担。”尽管时隔40多年,那时的彷徨、那时的无助、那时的绝望,对朱丽华来说还清晰如昨,“我偷偷攒了60多粒安眠药,藏在枕头套里,准备随时与这个世界告别。后来,护士来打扫房间时发现了,直接把枕头套拿走。她也没戳穿我,只是此后再给我安眠药时,要求我当着她的面吃掉。我的家人也加紧了对我的照顾。”

深烙于心的苦痛记忆,最后化作奋进力量的转折点,是在1983年。这一年,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向张海迪学习,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广播里报道张海迪的长篇通讯《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朱丽华唤醒了、感动了。

“海迪姐姐高位截瘫,没有进过校园,还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等多国语言,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我眼睛虽然看不见了,但至少四肢是健全的,我为什么要等死?”千万次的追问,朱丽华用海迪姐姐的那句话激励自己,“一个人要奋斗,内在的力量才是永恒的,总是依靠别人鼓劲是不会长久的。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

20xx年10月12日,朱丽华终于见到了神交已久的海迪姐姐。这个时候,海迪姐姐的身份是中国残联主席,而朱丽华因为自强自立、乐于奉献被推举为嘉兴市盲人协会主席。

从1983年起,朱丽华渐渐明白:“眼前的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甘愿沦为黑暗的奴隶。”她决定不再待在家里孤影自怜,而要走出家门,用行动寻找心中的光明。

1985年,浙江省举办第一届盲人中医推拿培训班,朱丽华报名成为嘉兴市第一个勇吃螃蟹的盲人。

尽管爷爷是老中医,尽管当一名医生是她从小的向往,但第一次碰触到患者身体学习推拿的那一刻,她哭了,蹲在地上哭得不能自已。因为她看不见,不知轻重,碰疼了患者的身体,让患者有点愠怒。这个时候的她才知道,要学好推拿,对于她来说是关隘重重!

当一名合格的推拿师,就需要对骨骼、经络、穴位、手法等技能了然于心,在对的地方用对了力量,病人才会感到舒适。这对普通人来说尚且不容易,更何况是盲人。为了掌握推拿技术,朱丽华反复练习,揣摩每种手法的动作要领,她还经常听广播,努力学习中医知识。手练得拉伤还打了石膏,双腿也因为长时间站立而肿胀酸痛,但她没有就此松懈。她反复琢磨穴位的精准度,以及每一个部位受力的强度,细细体会什么样的病灶该用什么样的方法,病人才会发出满意的赞叹。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我朱丽华要做就做嘉兴最好的盲人推拿师。”

1986年,学成归来的朱丽华,被分配到嘉兴市福利院医务室工作。她的精湛技术不但让她赢得了众多回头客,还伴随着一传十、十传百的口口相传,迅速在嘉兴市区打开局面。

《病残儿童的福音》《治疗脑瘫二十二例》《推拿疗法结合功能训练治疗脑瘫九十二例临床报告》等论文的相继刊发,让越来越多的嘉兴人忽然发现,朱丽华的推拿实践,已经升华为理论,指导并造福更多的人群。

“我终于能靠自己的双手安身立命了,我终于不再是家人的累赘了!”拿到“中医师”证书的那一刻,朱丽华把所有的委屈、无助以及付出,化作了潸然泪下。这是浙江省第一次向优秀的盲人推拿工作者颁发这样的证书。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朱丽华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掌舵自己的人生航向!

叶连平事迹1100字素材 篇4

我是在香港出生长大的。香港的街头暴乱已经持续了四个多月,我想这可能是香港教育的问题。从1997年回归之后,香港作为国家的特别行政区,但很多香港朋友没有改变思维,还是保有殖民主义的思想,我们看到年轻的暴乱示威者,甚至举着美国和英国国旗,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坦白讲,他们就好像“僵尸”一样,用社交媒体做很多事情,但意识不到对他们未来的影响。

1997年后香港年轻人受到的教育没有国民教育,没有学习中国历史,所以他们容易受一些媒体的影响,很多情况并不了解。香港回归祖国以后要明白自己的身份,现在需要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理解香港的地位与作用。

四十多年前,香港将很多资源、人力资本带到大陆;四十年来大陆发展非常快,规模非常大,香港已经逐渐丢失了自己对于大陆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而我们现在可以做的,就是继续提供一个平台,不仅是对国有企业,也包括对来自全中国的,尤其是西北地区和东南地区的私营企业,让他们可以利用我们的资源拓展包括国际业务和全球化业务在内的更多业务,在这个过程中,香港能够提供很多的资源——不光在资金方面,还有电信方面以及很多联通方面的作用,这是香港现在及未来的作用。

香港作为一个平台作用,还体现在很多外国人在香港工作,外国也使用香港作为建立公司的平台。很多外国人喜欢在中国开公司时把香港作为一个平台,或者做一些反向操作。香港将利用这些服务,以及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作为平台作用,从而使外国公司与大陆产生更多的联系,以及与亚洲进行联系。

香港不光是一个平台,不论是在全球化还是在经济方面,香港还是一种概念的过渡和思想的过渡。而且作为平台,香港有方便做金融的地方,香港也是信息中心、长期交往的中心,所以香港的平台优势没有改变,香港需要很多优秀的人才,香港的人才可以去内地读书工作再回到香港,香港的人才也可以服务国家,服务全世界。这是我们的优势。

在香港现在读大学、工作的不光是香港本地出身的,还有内地的年轻人,还有海外回来的年轻人。在这些年轻人中,我们一般看到香港年轻人最无所谓,而内地来香港的年轻人最拼命,——内地青年的拼搏精神很厉害,海外回来的年轻人也比较好学。

所以,我们怎么给这些年轻人提供机会走出去?不光是走出去旅游,而是到海外打工,边打工边学习课程,当他们更加成熟后可以利用香港的平台来发展。所以,现在在海外,比如巴拿马,是不是香港的年轻人,不管是香港还是在内地的,都可以边打工边在巴拿马大学读西班牙语;我们也考虑培训非洲方面的人才,因为将来非洲是我们国家最大的合作伙伴,现在我们在香港培养100个坦桑尼亚的领军人才;另外在北欧芬兰的小城市只有2700人,送他们的年轻人来香港交流,我们也送香港年轻人出去他们那里交流。未来世界是一体的,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做这个工作,而不只是在运作阶段。

叶连平事迹1000字素材 篇5

一个名字,越来越让人们熟悉;一些事迹,越来越让人们感动。这个人就是黄文秀。20__年6月17日凌晨,时任广西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的黄文秀,在返回驻村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献出了年仅30岁的宝贵生命。

生命虽短暂,光华却璀璨。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初心源自信仰,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黄文秀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坚守初心使命,生动地诠释了催人奋进的担当和奉献精神,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初心使命是不变的誓言。誓言意味着承诺,一次承诺,一生践行。“我是一名党员,是来自百色革命老区的壮家儿女,将革命先烈们奋勇前进、不断拼搏的精神传承下去,我们青年一代责无旁贷。”这是黄文秀的诤诤誓言。黄文秀把誓言刻于心、践于行,她从贫苦人民中来,又回到贫苦人民中去,矢志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认真履行报效国家、建设家乡的承诺。黄文秀用坚守誓言的实际行动,告诉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在任何情况下都绝不放弃理想信念,始终朝着入党志愿指向的梦想和目标坚定地前进。

初心使命是应尽的责任。责任如炬,照亮前行的路。党员干部一旦走上了“岗位”,就意味责任在肩,就要将“责任心”固牢。黄文秀任百坭村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始终牢记脱贫攻坚的责任,为脱贫攻坚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她埋头苦干,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黄文秀以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的实际行动,告诉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把责任和担当体现在为群众干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上,努力为人民群众服好务、担好责、尽好职。

初心使命是崇高的事业。强烈的责任心来自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贞,是党员干部为党的事业奋斗的思想基础,是做好工作、成就事业的重要思想保证。黄文秀以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埋头苦干、不为名利,与群众日夜相伴,用心用情用力为基层群众做实事、办好事。她顾大家舍小家,没有时间考虑个人问题,没有时间照顾残疾母亲和重病父亲,把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黄文秀用不断强化事业心、始终保持进取心的实际行动,告诉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坚持百折不挠、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追求,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初心不改,使命如一,青春无悔。黄文秀不愧为新时代的光辉典范、青年楷模,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叶连平事迹700字素材 篇6

“我92岁了,必须和时间赛跑,才能多教些孩子。”这是叶连平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正因为这样的初心,年过九旬的叶连平才以奔跑者的姿态出现在乌江边上,成为乡村留守儿童的“摆渡人”。

1928年出生于山东青岛的叶连平前半生颠沛流离,因为父亲在南京美国大使馆做勤杂工,他得以在那里学得一口流利的英语。也因此,他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被怀疑为“美蒋特务”,被强令离开南京,辗转流落到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的卜陈镇。“这里的农民收留了我,到任何时候,我都忘不了这份情谊。”

197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叶连平成了和县卜陈中学的一名老师,这距他1955年从南京的夜校被“扫地出门”过去了整整23年。“我年富力强的23年浪费了,我得玩命找补回来。”

退休后,他心依然牵挂着学生,他发现,农村的孩子因为学不好英语,往往产生厌学情绪。20__年,叶连平在自己家里开设英语课堂,义务给留守儿童补习英语。从那以后,那间30平方米的旧屋子,每天一放学,就挤满了孩子。

叶连平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退休金,但为了村里的留守儿童,叶连平先后花光了自己的30万元积蓄。叶连平无儿无女,和老伴过着清贫的生活,至今还住在30多年前的平房里。然而就在这所不大的老房子里,在叶连平家吃住的孩子一直没有间断。有的学生离家比较远,每天来回上下学不方便,叶连平就让这些孩子住在家里,免费包吃包住。

杨鸿雁是叶连平早期资助过的学生。初中三年,她一直在叶连平家居住,直到高中住校。后来,杨鸿雁考上了大学。因为父母在外打工,开学那天,是叶连平把她送到大学报到。送完杨鸿雁,因为没有赶上回去的车,又舍不得花钱住宿,叶连平在大桥洞下猫了一夜。

叶连平把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用到孩子们身上,对自己却非常苛刻。一件60年前的棉袄,已经打了多处补丁,他至今还在穿。

“我希望呼出的最后一口气,是在讲台上。”这是叶连平自我鼓励的话,也是一个老党员对留守儿童作出的承诺。

叶连平事迹400字素材 篇7

盛锦平:(叶连平)因为各个方面表现很突出,所以在谈到这个事情的时候,我就觉得他可以主动的靠拢党组织,要求加入党组织。

入党后,叶连平更加干劲十足。1990年,到了退休年龄的叶连平必须要告别讲台了,然而他却舍不得离开。

叶连平:后来有人笑我,你退休啊,你哭什么家伙,唉,对不对?那么坦率地说,我舍不得离开,我真的舍不得离开。

立志在三尺讲台奋战到最后一刻

离开学校讲台的叶连平在自己家中的讲台上继续奉献着人生,19年来,已经有超过1000名孩子在叶连平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学习,村民们说,叶老师如果收费的话,这么多年的代课费早就超过百万了。而对孩子们甘于奉献的叶连平对自己却格外地苛刻。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卜陈学校校长 居平树:他在物质方面,他与一般人相比都不如,他的一件衣服穿60年,还在穿,比我的年龄还要大,他的房子住了30年,还是原来的老房子。

为了能够帮助贫困学生,叶连平还在20__年拿出5万元积蓄,在社会多方的支持下,成立了叶连平奖学金。截至目前,奖学金已发放了7次,惠及132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