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第二次***战争知识点(优秀8篇)》
教学目标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高考历史第二次***战争知识点(优秀8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篇1
总体来说***战争的失败,中国被逼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对中国不平等的条约,让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而***战争实际上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也是非常重大的。
***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可以分为四点:1.政治上:***战争之前中国还是一个帝制的封建国家,西方国家通过军事侵略,逼迫签订不停等条约,抢占领土,与此同时还在华设立租界,领事馆,在中国有士兵驻扎,有裁判权,同时还控制了主要的海关,试图一步步吞并,随着领土、海域、政治、海关、贸易的逐步控制,清政府也不过成了一个摆设,***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最主要的就是,使中国也沦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
2.经济上:***战争后,被迫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国外的商品大量流入,严重冲击了中国的经济体系,同时也把中国卷入了世界市场,从此以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中国也从封建社会像资本主义现代化靠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也预示着侵略进一步加剧。
3.思想上:社会主体的变化,使得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也随着发生了改变,一部分人追求新思想,把目光方向转变的全世界,寻求强国之道。虽然***战争使中国便成了半殖民地国家,是中国被奴役的起点,但同时他也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社会矛盾:社会性质的改变,中国社会的矛盾,主要是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资本主义与整个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群众的矛盾,中国也开始进入了反侵略反封建社会时期。
***战争 篇2
第一次***战争是从1840年6月到1842年8月,乾隆以后清朝的统治日益衰落,致使当时强大起来的英国想要占领这块肥沃封建的土地,面对强大的敌人,闭关锁国后的中国,无力抗衡,大量***走私进入中国,致使民众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政府却无力挽救,林则徐虎门销烟,第一次***战争爆发。清朝军队,装备废弛,加之不了解英国的军情,指挥不当,屡战屡败,不堪打击,1842年在英国的炮火下不得不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在华设立领事馆,设立租借,使得中国成为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旁落的国家,也开始了漫长的反侵略之路。第二次***战争是从1956年10月到1960年10月,英国和法国的军队联合侵华,并发生了圆明园事件,同样最后的结局也是清政府妥协,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
***战争屈辱的历史教训,究其根本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有很大关系,腐败的朝廷,疏于防范的沿海城市,经济的萧条,军队的松散,没有民众的支持,单靠清兵死守,兵力不及就立马求和,求和不成就屈辱投降,答应各种无理要求。
时至今日***战争屈辱的历史,依然在我们的脑海中,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是从史实中了解到的历史,不得不是我们记住这段血泪的教训!
高考历史第二次***战争知识点 篇3
第二次***战争重点概述:
1、原因:(1)根本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直接原因:“修约交涉”失败。(3)借口: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
2、经过:(1)1856年秋,英国军舰炮轰广州城,第二次***战争爆发。(2)1857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成立联军委员会。(3)1858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俄、美、英、法四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4)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攻陷天津,进而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1)《天津条约》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十个通商口岸(汕头、台湾、淡水、九江、汉口、镇江、南京、烟台、营口)·外国军舰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赔偿英法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2)《北京条约》内容:·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准许华工出国。
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1、时间:19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
2、概况:①《瑷珲条约》(1858):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②《北京条约》(1860):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40多万平方公里。③《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多万平方公。④《改订条约》(1881):割占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
第二次***战争的影响:
1、政治上,它使中国损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丧失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俄北京条约还为沙皇俄罗斯更多地割占中国西部领土制造了条件。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2、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使中国受到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性冲击。
3、***贸易合法化、华工出国及允许外国人前往内地传教,都使中国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次***战争的性质 篇4
第一次***战争发生于道光二十年,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向海外进行侵略扩张和进行殖民统治,清朝政府的懦弱腐败造成了空前的民族耻辱和国家灾难。对于中华百姓来说,这是一场反抗外来势力的正义之战。
这场战争使得中国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从此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国内的主要阶级矛盾和社会性质也从此发生了变化。此前国内的矛盾主要存在于人民群众和统治阶级之间,***战争之后,除了使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尖锐之外,还增加了中华民族和外来势力之间的矛盾。
***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篇5
英国的十九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后,原料短缺,急需产品倾销地,当时中国几乎禁止对外贸易,英国面对中国这个大市场自然不肯罢休,于是偷偷往中国运输***,意图用***打开中国市场。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手段是英国工业革命后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的殖民扩张的需求。
所谓的保护***贸易不过是侵略的借口,为了保护自己国家的利益发动了战争,逼迫签订各项条约,而条约里“五口通商”才是他们发动***战争的目的,港口通商了自己的商品就能销往中国,同时还可以作为原材料的掠夺地,战争前英国对华输出商品总额每年不到100万英镑,***战争后对华输出商品总额239.4万英镑,成倍增长的经济收入足以证明英国发动***战争是带有目的性的赤裸裸的侵略占有,而且使得英国更加变本加厉。第二次***战争后的《南京条约》有一条“协定关税”,破坏了关税主权,英国便通过降低关税成本来降低商品的成本,使英国销往中国的商品都成为“廉价”商品,从而徐进商品销量。1861年英国操纵关税主权后,中国的关税被迫成了最低的,至此大大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倾销量。
总结来看,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成为英国商品的倾销地和原料产地,为自己工业革命后期的发展做铺垫。
***战争的过程是怎样的
***战争的过程曲折漫长,时间跨度长达两年半以上,这期间清政府与英军之间并不一直是处于战争状态,而是时断时续的进行着战争。甚至有些局部战争之间并无多大的联系。
***战争
***战争的过程按照时间上的顺序可以划分为战前双方的情况,英国远征军第一次提兵北上,中国民众自发组织抗击侵略者和广州虎门之战,英军第二次北上到最终的清军失败等几个阶段。早在开战前三个多月,林则徐就在广州一带大量抓捕烟贩,并在虎门硝烟。而英国时任的维多利亚女王认为中国政府损害了英国人的在华利益,他们更希望通过战争打开中国市场,于是悍然发动了对华战争。
战争爆发之初,清政府只是把英军当做“蛮夷”,并未放在心上,正是清政府的粗心大意使得这次***战争的过程变得无比漫长。道光二十一年,英军击沉十一艘中国战船,但由于东南沿海军民齐心,英军可谓是举步维艰。于是他们转而决定直接北上逼迫清廷谈判。谈判失败之后,英军又在虎门发动攻势,进逼广州,提督关天培阵亡,这使得城内清军军心大乱。奕山为了不被道光帝追究责任居然谎报战功。
英军觉着攻打广州所得利益甚少,于道光二十四年十月一日就开始第二次提兵北上,不到三天就攻下了镇海和宁波,接着攻下了镇江,并且将镇江城付之一炬。清廷本想做最后一搏,收复三镇,解南京之围。却不料在最后的战斗中损失惨重,清廷摄于英军船坚炮利,最终放弃战斗,决定求和。这场***战争遂以清政府失败而结束。
次***战争的性质 篇6
第二次***战争发生于咸丰六年,距上次***战争长达十六年之久。此次***战争的性质就是一场无耻的侵略战争,英法两国在欧洲战场的克里米亚战争击败沙俄,进而想在中国获取更大的利润。恰好沙俄在西方发展受挫,就想在东方寻求发展,以求弥补在西方的损失,因此在背后支持英国和法国的军队联合起来发动了历史上的第二次***战争。
此战使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加剧,极大地损害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此永远地从中国划分出去,圆明园的焚毁也给中华民族在心理上和文化上都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战争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
在政治上:***战争后,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
在经济上:***战争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占主导地位。***战争后,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开始进入半封建社会。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③阶级关系上:***战争过程中的巨额开支,以及对英国的战争赔款,最终都加到人民头上。同时贪官土豪的勒索和盘剥,导致本已尖锐的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促成太平天国运动。
在思想文化上:***战争后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在社会矛盾上: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进入反侵略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高中历史学习技巧有哪些 篇7
一、善于归纳总结历史事件的相似处及优越处。
学习历史的时候,无论是古代史还是世界史或者是现代史,都可以将其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一一整理归类,然后可以相互比较其中的相似处及不同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进步及倒退。
二、注重挖掘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
历史是连续的,不是孤立的,而各章节的学习无意中将历史割裂开来,变成了一个个的片段。因此,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要始终树立整体观念,挖掘事件彼此相互关系
三、分析历史事件要注重全面性。
对于某个历史事件要想得到更加客观的评价,除了对比它当时的时代背景外,还可以横向比较同一时期各国与地区间的差异,纵向看某个国家或地区各自的发展轨迹,要特别注重从不同角度梳理历史。这是因为不同的枧野看到的东西也将是不尽相同的,但是也只有这样才会更加准确客观、清晰、完整地认识历史。
四、开阔思路,用更开放的眼光去观察历史。
在复习历史,尤其是总复习阶段,要广开思路,以更加宽阔的枧野去重新审视历史,客观地去考察特定时代的人和事。
五、记忆历史事件要掌握关键的记忆点。
每个历史事件都包括4要素,也就最重要的4个记忆点,即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而事件又包括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及影响;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可分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其他方面。
如何有效学好历史 篇8
历史是一个记忆性很强的科目,大家往往会发现很难把所学的知识都一一记住,甚至记了几遍后,隔了不久便会遗忘。其实,想要把历史知识记住,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学习古代史,可分解为政治特征、经济特征、民族关系、对外交往、文化五大方块进行记忆。
而对于世界史和中国近现代史则要注重理解,因为许多历史事件是相互交织、脉脉相承的,这样就组成了一个较庞大的记忆网络,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而且很吃力,这就需要理解的帮助,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就较容易将此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理清楚。
寻找一种记忆方法。例如我们在学习“战国七雄”时,要记住七个诸侯国的位置,经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有一套这样的口诀:“东南西北上中下,齐楚秦燕赵魏韩”。路就在脚下,我们一定可以走好;只要我们把握了学习的方法,我们要过就不会是有很多人害怕的独木桥,而是上面的这座可以畅通无阻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