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初三必背化学知识点(最新3篇)正文

《初三必背化学知识点(最新3篇)》

时间:

九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化学这门课程的时候,学会将知识点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综合应用,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好这门学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该页是漂亮的编辑给家人们找到的初三必背化学知识点(最新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必背化学知识点 篇1

一、药品的取用原则

1、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取用药品注意节约:取用药品应严格按实验室规定的用量,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即液体取1-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3、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4、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

1、块状或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一般用镊子夹取,

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用钥匙(或纸槽)。

3、使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三、液体药品(存放在细口瓶)的取用

1、少量液体药品的取用---用胶头滴管

吸有药液的滴管应悬空垂直在仪器的正上方,将药液滴入接受药液的仪器中,不要让吸有药液的滴管接触仪器壁;不要将滴管平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不能用未清洗的滴管再吸别的试剂(滴瓶上的滴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需冲洗)

2、从细口瓶里取用试液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3、量筒的使用

A、取用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可用量筒量取。

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偏高,仰视读数偏低。

B、量取液体体积操作:先向量筒里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后用滴管滴加到刻度线。 注意:量筒是一种量器,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长期存放药品,也不能作为反应的容器。不能用来量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宜加热。

C、读数时,若仰视,读数比实际体积低;若俯视,读数比实际体积高。

人教版初三化学易错知识点 篇2

一、化学的研究范围,对象,基本化学概念

1、纯净物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

2、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一定是混合物,市售“纯净水”是混合物,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属于混合物。

3、干冰不是冰,水银不是银,纯碱不是碱,铅笔不含铅,刷暖气片的“银粉”是铝粉。

4、燃烧是化学变化,爆炸可以是化学变化(如火药爆炸、瓦斯爆炸),也可以是物理变化(如气球和轮胎爆炸)。

5、蒸馏是物理变化,干馏是化学变化,利用沸点分离空气和石油是物理变化,硬水中加肥皂水出浮渣是化学变化。

6、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就是氧化物(如KClO3)。

二、空气

1、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但不属于惰性气体。

2、二氧化碳无毒,不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3、氧气不是常见的燃料,它有助燃性,但没有可燃性。

4、稀有气体“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也是有化合物的。

5、氧气不易溶于水,不是不溶,也不是易溶。

6、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为21%,不是质量分数;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不是越高越好,长期呼吸高浓度氧气不利于健康,火灾不易扑灭,物质容易氧化。不是所有生物都需要氧气。

7、铁丝在空气中加热不燃烧,但是会氧化;带火星的木条和红热的木炭都是在燃烧 ,燃烧不一定有火焰。

8、红磷燃烧有大量白烟,是固体小颗粒,不是白雾或烟雾。

9、催化剂不一定加快反应速率!

10、气体出来了叫“逸出”,液体出来了叫“溢出”。

11、空气中的各种组分是均匀混合在一起的,因为分子的运动无处不在。

12、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内要放棉花,防止加热时粉末堵塞导管。氯酸钾制氧气是不需要棉花的,高锰酸钾粉末很轻。

三、水

1、一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但一定不可以组成化合物。

2、天然水都是混合物,新制的蒸馏水是纯净物,硬水一定是混合物。

3、汽化时分子体积不变,分子间隔变大。

4、大部分物质熔化体积变大,但水例外,冰熔化体积减小。

5、电解水时,负氢正氧,体积比2:1 (分子个数比哦)

四、原子的组成、元素、化学式

1、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有的原子没有中子,氢原子中子数可以为0。

2、相对原子量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

3、氧化铁是三氧化二铁,不是FeO

4.CO2、SO2、H2O2中都不含有O2分子

5、食品的标签中标有X(元素符号)的含量,这个X指的是元素而不是单质。

6、氧在化合物中通常为-2价,但过氧化氢中氧是-1价。

7、海水中最多的元素是氧,空气中最多的元素是氮,地壳中最多的元素是氧。

五、质量守恒定律

1、无论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或减少,这个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变化中,元素和原子种类不变,但物质和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3、化学方程式中,反应前有气体,生成物气体不写“↑”,反应生成的水蒸气不写“↑”。

4、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只能证明其中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不能证明其中有氧元素。

六、碳及其氧化物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但石墨和金刚石不是同种物质,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2、木炭和活性炭不属于单质,但主要成分是碳。

3、碳单质只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例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4、紫色石蕊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

5、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二者的分子不同。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含碳量不同。

6、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用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不是CaCO3和HCl,也不能用稀硫酸。

7、长颈漏斗脖子长不戴帽子,分液漏斗脖子短、戴帽子、还打领结(阀门)。

七、燃烧与燃料

1、广义的燃烧条件必须有氧气,但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二氧化碳不能扑灭燃烧的钠、镁,因为这些活泼金属在二氧化碳中也能燃烧。

2、灭火的一条措施不是降低着火点,而是把可燃物的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

3、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化石燃料还有可燃冰,油页岩等等。

4、缓慢氧化是放热的,尽管有些你察觉不到。缓慢氧化不一定能达到着火点。

八、金属材料

1、合金中可以有非金属;钢不是纯的铁,是含碳量较少的铁合金。

2、纯铁的性能不如生铁,纯铁硬度小不适于做金属制品。

3、浓硫酸、硝酸不能置换金属中的氢。

4、金属与酸反应速度不能作为金属活动性的绝对依据,金属之间的置换关系可判断金属的活动性。

5、铝和金都不易锈蚀,铝是因为表面形成了致密的氧化膜;金是不易与空气中成分发生反应。

6、铁在置换反应中永远只生成二价铁!

初三必背化学知识点 篇3

1、我国古代… …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一变二不变)

22、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3、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他为溶质。)

24、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5、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6、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化学的学习技巧

1、理解概念,把基本概念熟练掌握,这样才能在考试中拿到理想的成绩。

2、做好化学实验,理解化学反应原理,相关的化学反应式就能写出来了。

3、善于进行纠错练习,钻研好错题记录本,既可以复习全面也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还节省了大量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