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新闻学定义范文【优秀2篇】正文

《新闻学定义范文【优秀2篇】》

时间:

《新闻学定义范文【优秀2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新闻与报道的关系】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浅谈新闻与新媒体的关系与发展 1

【摘 要】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各种传输、接收产品,让各式各样的传媒工具形成网络化,并逐步占据了人们的生活。这就是所谓的新媒体。自诞生以来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新媒体在业界的繁荣也使得学界对其研究进一步加强,很多专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媒体进行了研究。这些新媒体在带给人们快捷生活的同时也对报纸、广播、电视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就迫使原有的传统媒体必须认真思考对策,来维持其生存竞争能力。

【关键词】新闻;新媒体;关系

一、引言

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它不仅是电视新闻新的重要载体, 借助于新媒体能使新闻更加有效的被大众所接受,同时它还有着其他方面的功能, 因此对电视新闻与新媒体的关系进行研究, 确立关系、调整定位, 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概念的解释

1.电视新闻

新闻,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文章文体, 它是指在报纸、广播、电台、互联网等媒体上使用的, 用来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而电视新闻就是以电视为传播载体的。

2.媒体与新媒体

所谓媒体就是指用来传播信息(新闻)的媒介, 也就是宣传报道的平台, 如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等。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的特征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它是在信息、通讯等新兴技术手段的支撑下出现的新的媒体形式, 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等。

三、新闻与新媒体的关系

1.新闻需要新媒体为载体传播, 但新媒体不单单只传播新闻

新媒体的发展将是未来媒体发展的新趋势,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单一形式的完成的对于信息的传播,而新媒体是集传统意义的媒体的基础上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开发创意完成的对于信息的传播加工以及新的诠释的一种新的媒体概念。我们知道, 新闻只是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的传播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平台, 也就是一定的传播载体, 而新媒体却不仅仅是用来传播新闻的, 新闻只是新媒体传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从当前新媒体的功能上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个问题, 比如腾讯QQ 是一个新媒体, 但它的主要功能是即时通讯、文件传输等, 至于作为载体传播新闻页面只是它的辅助功能而已; 还有百度也是一种新媒体, 但是它的主要功能是搜索引擎, 也就是个信息搜索的平台, 它只是偶尔涉及新闻方面的信息。因此新媒体改变了原来传统媒体中新闻占主导的局面, 使得新闻在新媒体中的地位不断地下降。

2.新媒体的产生拓宽了广泛的新闻市场

新媒体的诞生虽然改变了传统媒体中新闻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但是却为新闻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和全新的发展机遇。也可以称作是第五媒体。 新媒体的形式随着生活科技以及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瞬息万变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比如时下非常风靡的移动电视流媒体,数字电影,数字电视,多点触摸媒体技术,重力感应技术,数字杂志等诸多形式。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体现了受众群体对于信息的抓取更加的深入,希望得到更大程度上的互动,以及对于信息的重新自我诠释,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经历参与其中获取自己最想得到的信息。新媒体技术的诞生是人们将平面媒体信息获取的枯燥性,延迟性,非互动性等不足的方面加以整合,运用数字技术,无线技术,和互联网三方面改善了受众群体对于信息量冗杂以及信息质量残损的劣势,使得信息在保证量的基础上更加能使多个受众群体得到及时的沟通交流反馈,达到了市场,受众,市场反馈的良好循环模式。更大程度上的清除了信息的冗余。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支撑的互联网等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一定程度上使得新闻的受众更加地广泛,时间上更有随意性,地域更加地广阔, 接收传播的速度也更加地快, 这就为新闻业提供了一个更加广泛的市场, 有利于推动新闻业的进一步发展。

3.新媒体对新闻业产生很大的冲击

然而在看到新媒体带来广泛市场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其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新闻门户网站的增多, 使得新闻行业面临的竞争对手也普遍增多, 这就造成了新闻行业中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地加大。二是在互联网传播的不仅仅是新闻, 还包括微博等新闻之外的其他东西,也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方面的内容, 这都对新闻的传播造成了冲击。三是大众关注点的变化,当前情况下, 人们关注的重点更多的是新闻之外的东西,如咨询广告、交友购物等等,新媒体的参与性非常强,不需要太为复杂的设备,技术以及人员的配备就可以实现你自己的新媒体作品,如当下非常热捧的定格动画。在新媒体技术还未诞生之时,人们想通过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独创的想法有些许困难,但当新媒体技术诞生后,你只需要一台相机,一个剪辑软件,以及你充满创意的想法就可以完成一个新媒体的产物――定格动画。你可以将你的想法通过手工的形式加上拍照技术,在剪辑软件上将其排序剪切再配上声音便是你独一无二的数字微电影,每秒24张照片的速度可以让你的定格画面动起来,让你获得当导演的乐趣。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的传播, 对新闻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四、新闻和新媒体关系处理及对策

从目前新媒体和新闻的关系来看, 新闻的发展离不开新媒体, 我们应该从进一步促进新闻业发展的角度对新闻业如何借助新媒体提出相应的对策。一是抓住新媒体所带来的巨大机遇,调整新闻业,积极促成新闻行业的转型, 使新闻行业的发展适应新媒体的发展。二是认真分析当前环境下人民大众对新闻的接受问题。须知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和传统媒体下受众的特点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地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对新闻的接受特点, 并 三是积极应对新媒体环境下的竞争挑战, 合理引导新闻企业间的竞争。新媒体环境下, 能够参与新闻的媒体越来越多, 这就使得这个行业的竞争变得十分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必须要积极的应对挑战, 引导他们之间的竞争, 使他们向有序合理的方向转变, 从而推动整个新闻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四是借助新媒体广泛地使用数字电视技术, 运用数字电视技术实现新闻的可点播性。以往的新闻都是按照广播时间进行播放的, 错过了播出时间就意味着看不到新闻, 然而运用了新媒体技术的数字电视就可以实现新闻收看的随意性, 从而大大增加了新闻的可读性。

五、结论

总之, 通过分析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得认识到新闻与新媒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新媒体是新闻传播的的重要载体, 新媒体对新闻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国家间和民间交流日趋频繁,全球相互依赖性增强,更便捷的交通和电信的进步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利用信息通讯技术进行的交流将更为迅速和广泛。从全球范围看,信息化已�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在推动信息社会的发展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媒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趋利避害,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借助新媒体来推动新闻行业借助新媒体实现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晓明;新媒体传播平台上的网络新闻[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 (03).

[2]孙强;温宇俊;张鹏洲;关于新媒体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2008(09).

[3]杨清波;网络媒体的内容把关和舆论引导[J] ;当代传播;2009 (03).

[4]王依玲;杜骏飞;2009 新媒体发展回望[J] ;青年记者;2009(36).

[5]刘帅;当代新媒体发展关键问题初步讨论[J];科技风;2009年(15).

探讨新闻与新闻报道之间的关系 2

[关键词]新闻;新闻报道;表现形式

在新闻领域,新闻与新闻报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新闻是人在实践中经验并关注的新鲜事物,属于社会存在范畴;而新闻报道是经验事实的表象和陈述,是对新闻所做的报道,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一、新闻与新闻报道的区别

1 新闻属于社会存在范畴,新闻报道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新闻来自经验事实,经验事实来自“存在事实”;而新闻报道则是人们对全部或部分经验事实整理、加工和表象的结果,属于另一个环节上的东西。有关专家在《新闻学概论》中,区分了“两种新闻定义”,一种是“新闻是新近事实的信息”,另一种是“新闻是新近事实的报道”,并正确地指出,前者指的是新闻的实质内容,只能是信息或讯息,不能是事实,因为事实客观存在着,无法移动,后者指的是新闻的表现形式,新闻必须经过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客观存在的事实。新闻与新闻报道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环节,前者属于社会存在范畴,后者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2 同样的新闻可以有不同的新闻报道,同样的内容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都是从“事实”与“新闻”的关系而不是从新闻与新闻报道的关系谈论这个问题的,所以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就在于不同的报道者对“事实”有不同的选择和不同的判断。实践证明,新闻是人在社会实践中经验并关注的新鲜事实,新闻报道是特殊命题构成的陈述,简言之,新闻是事实,新闻报道是命题的陈述。同样的新闻可以有不同的新闻报道,其根源在于同一事实可以用不同的命题来陈述。如专家论述“树在庙前”与“庙在树后”不仅是两句话,而且还是两种不同的命题,但是从实际来看,这两种不同的命题所断定和陈述的只是一件事实。这里似乎不存在对事实的不同选择和判断,“树在庙前”与“庙在树后”选择和判断的都是同一个事实。就是说,造成同样的新闻可以有不同的新闻报道的方式,根源不在于新闻报道者有着不同的立场和观点,而在于作为“经验事实”的新闻本身就是直接性与间接性、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就事物的客观情况以自己的存在状态。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就事物的客观情况为主体的概念接受并由其作出断定来看,它又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质。作为新闻的“经验事实”这种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对立统一,则体现了事实与命题的对立统一,即命题反映事实,但又不同于事实,事实集中体现了“经验事实”的客观内容方面,命题集中体现了“经验事实”的主观形式方面。主观形式又有普遍与特殊之分,作为一般而又普遍的认识形式,是人们在远古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为每一个认识主体所接受和以可,具有社会存在属性,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是建立在这种普遍认识形式基础上的:而特殊认识形式则受具体认识主体自身条件的制约,可能干差万别。

3 内容无所谓真假。反映内容的形式则有真假。与此相对应。新闻报道有真假,新闻则无所谓真假。新闻是人在社会实践中经验并关注的新鲜事实。事实只能是实存的,或者是过去存在过的,或者是现在存在的,不可能有一种过去和现在均未存在过的“事实”:从实际经验这个角度来看,人们对事实的把握是一种感性经验的直接把握,即通过感性直观经验事实。这种感性直观有人类共同的生物学基础,有远古的实践经验所形成的共同的文化学基础。正是这两大共同基础,我们将太阳从某类物体折射的光经验为“红”色。把有质量的物体脱离地球表面的移动称之为“飞行”。把超过一定分贝的声响认定为“噪音”等等。所以说感性直观经验对正常的社会成员来说基本上是共同的。闻报道由命题构成,而命题总是有真有假,否则就不是命题了。可见,所谓“新闻的真实性”其实是一个虚假范畴,新闻无所谓真假,假的就不是新闻,有真假的是新闻报道,所谓“假新闻”其实是假新闻报道。

4 新闻报道带有报道者的主观感彩,新闻中没有这种色彩。作为经验事实的新闻,是人的感觉器官客观事实的直接接纳和把握,人的情感流露、价值取向等主观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几乎无能为力,所谓“我们必须面对事实”正是这个道理。但是,当经验事实作为结果成为主体的“对象意识”时,主体的“自我意识”就开始纠缠这一“对象意识”,甚至干预“对象意识”。新闻报道是报道主体对经验事实的陈述,其间渗透着陈述者的主观自我意识。

5 间接经验必须凭借一定的符号形式才能得以呈现和传播,而最精致的符号形式就是语言。新闻报道是“经验事实”的陈述,由于这种陈述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感性呈现对象,也就是客体刺激我们感觉器官而产生和形成的感觉图像,它必然是有真假的陈述即命题,所以新闻报道由命题构成。可以说,新闻是为命题所陈述和肯定的内容,新闻报道则是新闻的表述形式,两者既统一对立,又相互一致。

二、新闻与新闻报道的关系

1 新闻报道与新闻之间的关系总体上可以理解成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两者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对立:既互为表里,又并非一一对应。新闻与新闻报道,也就是新闻与宣传的关系,使人们认识到新闻的内容是信息,而宣传的内容是观点。澄清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根本,就只需明确新闻就是人在实践中经验并关注的新鲜事实即可。我们说“事实胜于雄辩”,新闻是经验事实,所有社会成员都有基本一致的认可度:新闻报道是具体的报道者(个人或组织)对经验事实的陈述,除了上述基本认识形式外,其中还包含着报道者自身特殊的观点和倾向,可以说,绝大多数新闻报道都凝聚着报道者的思想观点。所以,将新闻等同于宣传的理论根源在于将新闻等同于新闻报道。

2 新闻报道与客观事实的这种间接关系,新闻报道者与客观事实以及新闻报道直接发生关系,但新闻报道与客观事实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只有见解关系。从客观事实到新闻报道经历两个阶段。首先是新闻报道者经验事实阶段:其次是报道事实阶段。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由这两个阶段决定,即由经验事实的正确性和报道事实的准确性决定。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条件。

3 所谓新闻报道和新闻传播,是先有了新闻的存在然后才有对新闻的报道和传播。人是能够借助别人的经验增益自身的动物。即使是在规模比较小的社会里,也并非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直接经验到他想要了解或应该了解的各种自然和社会事件。任何事件或现象都有一定的时空界限和范围,处在不同时空范围的人们,要了解这些事件或现象则不得不依赖于间接经验,这就是新闻报道和新闻传播存在的重要原因和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