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的宋词【最新14篇】》
“唐诗宋词”一语,是唐诗与宋词的并称,唐诗与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宋代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
宋词经典名 1
满江红·写怀
岳飞〔宋代〕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栏通:阑)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壮志一作:壮士;山缺一作:山阙)
译文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经典的宋词 2
庆幸,我成长在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深厚的文化,曲折的经历,珍贵的人文使我有幸站在后人的肩膀上瞭望、学习。宋词,便是这无数瑰宝中令我陶醉的一个。
走进宋词,我不必浏览各处,却能知晓各方的美丽。
读过欧阳修《采桑子》中“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浮上眼前的是暮春时节颍州西湖旁,残花败落,柳絮飞扬,朦胧的凄凉,带来不一样的美丽;诵过晏殊《破阵子》里“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突然间好似嗅到了乡间泥土的芬芳,小池碧绿,黄鹂高飞,村中春日的惬意就这样被宋词的相框固定了下来;吟过柳永《望海潮》中“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极度凝练的两句,却足以概括出繁华杭州最美的特质,令人在细细品位之后,感叹不已。
走进宋词,我不必经历许多是非风雨,却能学到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启迪。
品过晏殊《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了解美好事务消逝后总有新的同时再现的事实,让我知道美好生活永远不会枯竭,悲伤定有尽头;赏过苏轼《氺调船歌》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体会到慢慢人生路上,总有曲曲折折,总有分分合合,词人积极乐观,美好向上的祝福与渴望更会教会我用笑容面对生活。
走进宋词,我不必品尝爱恨离别的幽怨情仇,却能获取其中唯美的丝丝情意。
学过李清照《如梦令》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悟到词人面对红颜易老,终将凋零的残酷现实的感伤之情;唱过柳永《蝶恋花》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传送千年的佳句,道出的不仅仅是恋人间忠贞不渝,感人肺腑的情意,更是一份坚持不懈,勇于追求美好的姿态,颇有韵味。
走进宋词,古人几千、几百年的智慧――呈现在我面前,如一支悠扬的古曲,待人倾听、待人领悟!精辟的词句、深奥的哲理,浓厚的情感,宋词向我慢慢叙述着它的历史,让我学习,令我折服!
唯美的宋词精选 3
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张昪〔宋代〕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红日无言西下。(红日一作:寒日)
译文
金陵风光美丽如画,秋色明净清爽。碧天与秋水一色,何处是尽头呢?雨后晴朗的天色与秋水闪烁的冷光相辉映。蓼草荻花丛生的小岛上,隐约可见几间竹篱环绕的草舍。
江水尽头客船上的帆仿佛高挂在云端,烟雾笼罩的岸边,有低垂的酒旗。那些六朝兴盛和衰亡的往事,如今已成为渔民、樵夫闲谈的话题。在高楼上独自遥望,倍感苍凉,凄冷的太阳默默地向西落下。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兼怀古的词,在宋怀古词中是创作时期较早的一首。词的上片描绘金陵一带的山水,雨过天晴的秋色里显得分外明净而爽朗;下片通过怀古,寄托了词人对六朝兴亡盛衰的感慨。这首词语朴而情厚,有别于婉约派词的深沉感慨。全词层层抒写,勾勒甚密,语卜而情夺取,有别于婉约派的词风。
开头一句“一带江山如画”,先对金陵一带的全景作一番鸟瞰,概括地写出了它的山水之美。秋天草木摇落景色萧索,但这里作者却说“风物向秋潇洒”,一切景物显得萧疏明丽而有脱尘绝俗的风致,这就突出了金陵一带秋日风光的特色。接着“水浸碧天何处断”具体地描绘了这种特色。这个“水”字承首句的“江”而来,词人的视线随着浩瀚的长江向远处看去,天幕低垂,水势浮空,天水相连,浑然一色,看不到尽头。将如此宏阔的景致,用一个“浸”字形象而准确地描绘出来。近处则是“霁色冷光相射”,“霁色”紧承上句“碧天”而来,“冷光”承“水”字而来,万里晴空所展现的澄澈之色,江波潋滟所闪现的凄冷的光,霁色静止,冷光翻动,动景与静景互相映照,构成一幅绮丽的画面。一个“射”字点化了这一画面。接着词人又把视线从江水里移到了江洲上,却只见“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洲、屿是蓼荻滋生之地,秋天是它发花的季节,密集的蓼荻丛中,隐约地现出了竹篱茅舍。这样,从自然界写到了人家,暗暗为下片的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下片先荡开两笔,写词人,再抬头向远处望去。“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极目处,客船的帆高挂着,烟外酒家的旗子低垂着,标志着人活动,于是情从景生,金陵的陈迹涌上心头:“多少六朝兴废事”,这里在历短短的三百多年里经历了六个朝代的兴盛和衰亡,它们是怎样兴盛起来的,又是怎样的衰亡的,这许许多多的往事,却是“尽入渔樵闲话”。“渔樵”承上片“竹篱茅舍”而来,到这里猛然一收,透露出词人心里的隐忧。这种隐忧在歇拍两句里,又作了进一步的抒写:“怅望倚层楼”,“怅望”表明了词人瞭望景色时的心情,倚高楼的栏杆上,怀着怅惘的心情,看到眼前景物,想着历的往事。最后一句“寒日无言西下”之“寒”字承上片“冷”字而来,凄冷的太阳默默地向西沉下,苍茫的夜幕即将降临,更增加了他的孤寂之感。歇拍的调子是低沉的,他的隐忧没有说明白,只从低沉的调子里现出点端倪,耐人寻味。
在宋代词坛上,张昪与范仲淹一样,创作中透露出词风逐渐由婉约向豪放转变的时代信息,对于词境的开拓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宋词 4
《点绛唇·燕雁无心》作者:姜夔
(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经典宋词 5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经典的宋词 6
我们知道南宋词人程垓风流倜傥,他曾于一妓感情甚笃,不知为何竟分道扬镳,但程垓并未因时间的过去而减弱对该妓的思念之情,这首词就是作者描述了他们俩的爱情悲剧及其对心灵产生的创痛,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对该妓的痴迷!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最高楼
程垓
旧时心事,说着两眉羞。
长记得、凭肩游。
缃裙罗袜桃花岸,薄衫轻扇杏花楼。
几番行,几番醉,几番留。
也谁料、春风吹已断。
又谁料、朝云飞亦散。
天易老,恨难酬。
蜂儿不解知人苦,燕儿不解说人愁。
旧情怀,消不尽,几时休。
程垓词作鉴赏
这首词,遣字造句,通俗易懂,但其章法艺术却独具一格,曲尽其情。上片起句旧时心事,说着两眉羞,开门见山,直说心事,直披胸坎,为全词之纲,以下文字皆由此生发,深得词家起句之法。旧时,为此词定下了回忆的笔调,长记得以下至上片结句,都是承此笔势,转入回忆,并且皆由长记得三字领起。作者所回忆的内容,是给他印象最深刻的、使他长留记忆中的两年事,一是游乐,一是离别,前者是最痛快的,后者是最痛苦的。他以这样的一喜一悲的典型事例,概括了他与她的悲欢离合的全过程。写游乐,他所记取的是最亲密的形式凭肩游,和最美好的形象缃裙罗袜桃花岸,薄衫轻扇杏花楼。因系恋人春游,所以用笔轻盈细腻,极尽温柔细腻情态,心神皆见,浓满视听。写其离别,则用了三个短促顿挫、迭次而下的三字句:几番行,几番醉,几番留。 作者写离别,没有作执手相看泪眼之类的率直描述,而是选取了行、醉、留三个方面的行动,并皆以几番加以修饰,从而揭示情侣双方分离时心灵深处的痛苦和依依不舍。行是指男方将要离去:醉是写男方为了排解分离之苦而遁入醉乡,在片时的麻醉中求得解脱:留,一方面是女方的挽留,另方面也是因为男方大醉如泥而不能成行。作者在《酷相思》中曾说:欲住也,留无计。醉可能是无计可生时的一计。这些行动,都是几番重复,其对爱情的缠绵执着,便不言而喻了。作者写离别,仅用了九个字,却能一波三折,且将写事抒情熔为一炉,的确是词家正宗笔法。作者在写游乐和离别时,都刻画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前者缃裙云云,通过外表情态的描绘,娇女步春的形象,飘然如活;后者则主要是写男方的凄苦形象,而侧重于灵魂深处的刻画。
上片的回忆,尤其是对那愉快、幸福时刻的回忆,对于词的下片所揭示的作者的爱情悲剧及其给予作者的无可弥缝的感情创伤,是必不可少的,回忆愈深,愈美,愈见离别之苦和怨思之深。这正是词家所追求的抑扬顿挫之法。
下片起句以有力的大转折笔法写作者的爱情悲剧。
春风、朝云,皆以喻爱情。但是,好景未长,往日的眷恋,那缃裙罗袜、薄衫轻扇的形象,便一如春风之吹断,朝云之飞散,一去不复返了,悲剧,酿成了!作者用也谁料、又谁料反复申说事出意外,深沉的悲痛之情亦隐含其间。天易老以下直至煞尾,都是抒发作者在爱情破灭之后难穷难尽的 恨、苦、愁,而行文之间,亦颇见层次。天易老,恨难酬,总写愁恨这深。这句承风断云飞的爱情悲剧而来,同时也是下文抒写愁恨的总提,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句。蜂儿、燕儿两句,是写心底的愁苦无处诉说,亦不为他人所理解,蜂、燕以物喻人,婉转其辞。作者当时的孤独凄苦和怨天尤人的情绪由此可见。这种境遇,自然就更进一步增加了他内心的痛苦,从而激荡出结句旧情怀,消不尽,几时休的感慨。这个结句,既与起句旧时心事相照应,收到结构上首尾衔接、一气卷舒之效,更重要的是它以重笔作结,迷离怅惘,含情无限,含恨无穷,得白居易《长恨歌》结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之意,词人对旧情的怀恋与执着,于此得到进一步表现。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这首词的章法结构是颇具特色的。它不仅脉理明晰,而且能一波三折,层层脱换;虚实轻重(上片回忆是虚写,为衬笔;下片是实写,为重笔),顿挫开合,相映成趣。这种章法艺术是为表现情旨枉曲、凄婉温细的思想内容而设的。而这种章法艺术,也确实较好地表现了这种内容,直使全词写得忽喜忽悲,乍远乍近,语虽淡而情浓,事虽浅而言深,遂使全词成为艺术佳作。
这首词的另一个艺术特点是对句用得较多、较好。一是较多。词中的缃裙罗袜桃花岸与薄衫轻扇杏花楼为对,天易老与恨难酬为对,春风吹已断与朝云飞亦散为对,蜂儿不解知人苦与燕儿不解说人愁为对。第二是用得较好。最值得一提的是缃裙两句。这两句全是名词性的偏正结构的词组成对。裙是缃色(缃,浅黄色)的裙,袜是罗料(罗,质地轻柔、有椒眼花纹的丝织品)的袜,衫是薄衫,扇是轻扇,仅此四个词组,就把一个花枝招展、袅娜多姿的美女形象成功地塑造出来。桃花岸对杏花楼,是其畅游之所。更值得注意的是,两句之中没用一个动词,却把动作鲜明的游乐活动写了出来。这里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造词本领。春风两句,也颇见功底。春风、朝云作为爱情的化身,与缃裙、薄衫两句极为协调。作者把春风与吹已断、朝云与飞亦散这两组美好与残破本不相容的事物现象分别容纳在两句之中,并且相互为对,所描绘的物象和所创造的气氛都是悲惨的,用以喻爱情悲剧,极为贴切。
宋词十大名篇精选集锦 7
鹊桥仙·纤云弄巧
秦观〔宋代〕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
轻盈的彩云在天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天上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遥远无垠的银河今夜我悄悄渡过。在秋风白露的七夕相会,就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分别之时不忍去看那鹊桥路。若是两情相悦,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注释
纤云:轻盈的云彩。
弄巧:指云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
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银汉:银河。
迢迢:遥远的样子。
暗度:悄悄渡过。
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
忍顾:怎忍回视。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
宋词精选欣赏 8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宋代〕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凄紧一作:凄惨)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阑一作:栏)
赏析
此词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一个“对”字,已写出登临纵目、望极天涯的境界。当时,天色已晚,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垠。其中“雨”字,“洒”字,和“洗”字,三个上声,循声高诵,定觉素秋清爽,无与伦比。
自“渐霜风”句起,以一个“渐”字,领起四言三句十二字。“渐”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复经雨涤,于是时光景物,遂又生一番变化。这样词人用一“渐”字,神态毕备。秋已更深,雨洗暮空,乃觉凉风忽至,其气凄然而遒劲,直令衣单之游子,有不可禁当之势。一“紧”字,又用上声,气氛声韵写尽悲秋之气。再下一“冷”字,上声,层层逼紧。而“凄紧”“冷落”,又皆双声叠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量,紧接一句“残照当楼”,境界全出。这一句精彩处“当楼”二字,似全宇宙悲秋之气一起袭来。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词意由苍莽悲壮,而转入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之景象。“红衰翠减”,乃用玉溪诗人之语,倍觉风流蕴藉。“苒苒”,正与“渐”字相为呼应。一“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接下“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写的是短暂与永恒、改变与不变之间的这种直令千古词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无语”二字乃“无情”之意,此句蕴含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
“不忍”句点明背景是登高临远,云“不忍”,又多一番曲折、多一番情致。至此,词以写景为主,情寓景中。但下片妙处于词人善于推己及人,本是自己登远眺,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误几回”三字更觉灵动。结句篇末点题。“倚阑干”,与“对”,与“当楼”,与“登高临远”,与“望”,与“叹”,与“想”,都相关联、相辉映。词中登高远眺之景,皆为“倚闺”时所见;思归之情又是从“凝愁”中生发;而“争知我”三字化实为虚,使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达更为曲折动人。
这首词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以铺叙见长。词中思乡怀人之意绪,展衍尽致。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语言,将这复杂的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这样,柳永的《八声甘州》� 全词景中有情,情中带景。上片于壮丽的秋景之中含有凄凉伤感之柔情,下片于缠绵的离情中带有伤感之景,前后情景交相辉映。上片写观景,虽未点明登楼而登楼之意自明;下片于“依栏杆处”再点登楼,起到了首尾呼应作用。笔法之高妙,于此可见,作者不愧为慢词的奠基人。
宋词的介绍 9
醉卧宋词
夏夜篇相见欢
日暮,采莲,夕阳倒影中那层层涟漪。醉月,举杯,苍穹游离间那缕缕清风。于是邂逅的双眸清辉,成就了一阕词,那种灵犀透过心脉的轻颤,令人陶醉,浑然忘我。
我在墨香古卷与婉约相恋,与豪放交情。端坐在五百年宋词间,品味了爱恨,了悟着悲欢,领略出情愁,然你早已柔进我的双眸。
这夜,满天的繁星在梦中留恋,在你的皓腕下寂静无声,静静释放出冰清玉洁的纯雅,凝结了一生的剪影,一世的情怨。
无疑置问,星月或起或落,明知这缘分是一只无花的果,握手心,或美丽或温馨,却是最最情深,最最心悸。
“小楼人静霜凝,月寒明。寂寞凤箫谁弄苦凄鸣。珠帘冷,银虫坠,泪盈盈。独叹西风萧瑟总无情。“
灯火阑珊,回眸凝视的瞬间,清辉闪出的期盼,如落日对山的眷恋,我们错过了当时的笑靥,也错过了此刻对夏红的缱绻。
素笺页,泼墨出尘世间丝丝的伤痕;指尖处,划落下岁月中浅浅的叹息。在你的生命里,我只是一过客,情愁早已将心绪之门关闭。夏夜的回眸对视,为何在我的生命里迟迟不能挥去?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柔柔的推开月下轩窗,一缕清风拂过面颊,惊碎了思绪,伸手,掬一捧月色柔和,唱一曲离殇婉约,拨断了谁抚的琴弦?
苍穹,暮云,我已累了倦了,回首感叹光阴如水,笑叹自己何不捉住留住的岁华,可我感激你留给我的这份纵然疼痛,却仍温暖着回忆。缘分让我无负今生,无悔今世。
情韵篇蝶恋花
独舞红尘挽花香,自斟岁月起相思。
伫立轩窗尝看喧嚣的红尘,俗世舞翩,浅尝爱恨,那些恋情在纠缠里的风生水起,是起于何处,又会止在哪方?
江南水乡星星湖池,皓放着朵朵袅娜盛开的睡莲,绻缱在江南水乡里,纠缠不解是谁在进入谁的梦乡?
柳烟含翠,百花争艳,任柔风摆布;隐隐青竹,脉脉红莲,是谁播种春的情果。一道旖旎的花影,早就让我乱了分寸的心动。
蓦然回首,偶然的相遇,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神交汇的瞬间。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诗写婵娟,词谱睡莲。桃李品尽,两处情牵。诗为证,词为媒,曲为缘。我将携尽所有的美丽和浪漫,在今夜走进你柔软的心房,相互依偎窃窃私语,和你共舞一曲天老地荒!
雨落清痕,和鸣起涟漪无数,那些如诗如画如诉如泣如醉如痴幽婉缠绵的音韵,因情深而悠扬,因静美而灵动。
醉了,吟唱,你从五百年带来的韵曲;累了,狂舞,你从久远处暗送的英姿。妖娆的彩虹渲染着淡淡清愁,锦瑟年华似这一场邂逅的春雨,我们都为之落红动情,都为这疏风轻唱。
花前携手,绮韵盈然,波色潋滟,我们聊不完眼中情,情中语,语中缘,于是乎都浅醉在江南墨雨飘柳的水乡。
红尘篇烛影摇红
弯剪一缕桂香,眸凝一回柳影,只在芳菲四溢的秋,才感受到那般如梦如幻,如生如死的词韵。
醉了,醉了,是谁一身素衣清拂,撑着一把油纸伞,踏着青苔斑驳的石板,敲响平错抑昂的音阶,游走在江南雨巷。殊不知岁月浓浓话情思,细语轻呢诉嗔痴。
“三唱阳关,罗衣泪浸千千遍。烟寒风骤雨潇潇,山远音书断。
久久未归心乱,粉笺书、又凭过雁。寂空月暗,银汉星稀,愁云未散。”
是谁独倚在轩窗下静听尘间籁音,手执竖箫横笛在吹奏一曲《烛影摇红》?又是谁伴水而行,静卧旖旎潋滟的月光船上在吟诵相思之音?
叙听花语,兰馨梅幽,妩媚群芳嫣红了一季的芳菲;高扬低鸣,横笛竖箫,清扬和曲弥散了绕梁的'赖音。
霜飘冬雪,花开夏风,光阴如梭,年复一年,有多少人在词阙酒盏里浅醉,又有多少人相忘于飘零的江湖中。守着想你的心,落着思你的泪,把这浓情兑上浊酒。醉里笑里我舞出心里的悲凉,苦里痛里我舞出梦里的忧伤。
夜迷离,情悠长,清风低吟,烛影摇红。蓦然回首,望断天涯路,她(他)人却早已远在千里之外。
在风里,阑珊的夜,浮动的心;在雨中,迷离的情,晃悠的影。更何时让烛红点燃一方的清静,让阙音铺洒数年的荒漠。
冷衾孤枕,一帘幽梦,寂寞凭栏,伊人远去。你伫彼岸,我惟独舞,红尘一曲,啼笑这捉弄命运的恋情。
寒星孤月伴浮生,寂寞凭栏伊人远。君子泪落犹如血,荒痴流年不了情。胭脂抹散冷画清,花魂恋葬红颜丘。
秋绪篇雨霖铃
清风,纤细的雨,滴下满地的落红。
这江南的雨,湿了清润的箫。心底聆听来自悠远的婉转妙曼的赖音,是你纤指按拨宣泄的心事。
淡淡的心思,淡淡的情愫,一如这仲秋晨间绵绵飘落的雨。落花、疏雨、青壁、孤灯、残酒。翰墨词雨,早已淋湿了我欲语还休的惆怅。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或许擦肩而过的缘分清浅如水,我也深知那使人颤栗昙花一现,也深知雪花终究飘不过夏季。而那一段段飘香的心迹,那一阵阵落红的思绪,在瞬间也就变成了永恒。
细长的秋雨将心绪拉得更长,绵绵的情愁随那摇翳飘零的梧桐黄叶缓然飘落,这夜的灯光将那背影摇晃得忽长忽短,孤影伴着细雨晃荡。
一夜冷雨,心事便零落成泥。我静静的在雨中看着那云卷云舒,看着那片云雨飘盆的眼泪,更看着那一场奢华迷醉的旧梦。哭了,泪水淹没了自己。醉了,挣扎在自斟酒里。
雨湿了地面,一股股的细流沿着屋檐潺潺滴落。伤感在风雨中,淋湿了自己,湿了心情,湿了惆怅。凉意透彻,很凉,颤栗着,渐渐的畏缩身躯,任秋雨无情的泼洒,却仍行游古阙巷句中。
或许蜷缩着躯干,心底才会感到暖和一些,才会聆听到自己心跳,那渐如游丝的气息。或许在秋雨中,情伤深处人清醒,才更会容易记起已逝了的那段青涩的回忆。
倦春篇长相思
情浓,顾盼,眸子滴落下古典婉约的韵。
春色,润风,花间飘离着浅浅暗淡的香。
红尘,有多远?行又有多久?游于漫漫红尘路,四下寻觅摆渡之人,曾经满目花开春色,而蒂莲花开在何处?勾出多少思念,忽忽又飘飘。
独守一页墨缟,游离在寂寞的边缘,悠然品茗静谧韵味。
情未央,夜寂怅,舞弄蹒跚的身影,回味着盛装这相思遗留下的满腹恋情。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谁在轻吟《声声慢》不悲不痛,却朦胧了双眼;又是谁在挽歌《鹊桥仙》不离不弃,却割舍不了旧情。
纤雨早就打湿了久远的记忆,我试站在思念的暖阳下,晾晒潮湿的过往,翻阅那一页一页的悲欢。
忍凝眸,遥望红墙,隔泪相望,伊人可有归期?拾一片飘零的落叶,涂一笔惆怅的淡墨,绘一幅落寞的山水,寄语远方,你是否能看见我心中的思念。
谁在酒盏歌阙里浅醉,谁在江湖里游戏人生。如果只为五百年的一次回眸相遇,我们都经过了,也都记住了。
谁把年华的忧伤轻藏,只留嬉笑欢歌;谁在袅绕的焚香前,低语命运的苍凉与无奈。再悠远的思念,再炽温的情感、再柔美的词句,再心悸的呼唤,都不能光阴拉回前世,此生我们终究无法同行。
缘尽,则曲终人散。然而我真真切切地知道,你的身影已化成一种氛围,缠绕在我的心间。我们要把相识紧留,刻骨铭心,因为我怕来生,再无缘与你相见。
经典的宋词 10
词,源于民间,兴于五代,盛于两宋,我喜爱宋词,对于宋词的了解自然也不止这么多。
回望历史,唐诗是何等风盛,虽然离我们已经有一千多年,但至今还有许多唐诗让人们� 想起来,能与此相媲美的也只有宋词了。
宋词繁盛于宋朝,分有婉约派和豪放派,“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多么的气势磅礴、豪迈奔放,岳飞,豪放派代表人之一,这首千古绝唱《满江红》更是写出了多少保家卫国男儿的满心壮志。当然,豪放派的著名词人远远不止这些,还有苏轼、辛弃疾等闻名遐迩,给世人留下深刻影响的诗人。
婉约派诗人,词作优美华丽,婉约生动,让人读起来留恋无穷,意蕴深刻。如果,唐诗让你联想到的是广阔无边草原,那么,婉约宋词就一点会带你进入一个明月清凉,晚风徐来的夜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忘尽天涯路。”每每读到此处,我就犹如置身梦境般,看见晏殊登上高楼,望着天空的那轮明月,眼神迷离忧伤,惹人怜惜。这句宋词更是被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誉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中的第一种境界。而此间的第三种境界则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处优雅令人羡慕,那种河畔神秘更是到现在都还让人追恋向往。
其实,无论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无论是唐诗,还是宋词,都是中华文史上惊心动魄的笔触,我们为之骄傲,它更是世界文坛上一颗璀璨光辉的明珠!
简单必背的宋词经典 11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宋代〕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译文
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酣睡一夜仍有余醉未消。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却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知道吗?知道吗?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注释
疏:指稀疏。
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
浓睡:酣睡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简单必背的宋词经典 12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宋代〕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译文
人年轻的时候不懂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道:“好凉爽的一个秋天啊!”
注释
丑奴儿:词牌名。
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欲说还(huán)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休:停止。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13
著名的词人皇帝后主李煜的名篇,这首词作于李煜亡国被囚汴京期间。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这首词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一句“流水落花春去也”,自是千般惋惜,万般愁绪在李煜或是众多读者的心头了。
经典简单的宋词 14
清平乐·红笺小字
晏殊〔宋代〕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译文
红线格的绢纸上写满密密小字,道尽我平生相慕相爱之意。鸿雁高飞在云端,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让我这满腹惆怅的情意难以传寄。
斜阳里我独自一人倚着西楼,眺望远方。远方的群山恰好正对窗上帘钩。从前的那个人不知道如今在哪里?唯有碧波绿水依旧向东方流去。
注释
清平乐:宋词常用词牌。此调正体双调八句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红笺(jiān):印有红线格的绢纸。多指情书。
平生意:平生相慕相爱之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在古代传说中,鸿雁和鲤鱼都能传递书信。
惆怅:失意,伤感。
人面不知何处:化用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