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泡泡糖教案10篇正文

《泡泡糖教案10篇》

时间: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这里是整理的泡泡糖教案10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泡泡糖》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能较形象地表现小老鼠走、望、拽的动作。

2、敢于大胆想象、表现,体验参与游戏的乐趣。

3、能愉快地参与集体演奏活动。

4、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活动准备:

1、音乐《小老鼠和泡泡糖》

2、有玩泡泡糖的经验,对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认识。

活动流程:

一、故事导入

通过教师讲述自编故事《小老鼠偷油历险记》激发幼儿对表演的兴趣,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内容。请幼儿说一说小老鼠出去偷油吃会怎么走,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并请幼儿尝试表演。

二、引导幼儿欣赏第一段音乐,感受小老鼠偷东西时的动作和神态

1、教师边有节奏的说儿歌《小老鼠上灯台》边做小老鼠走路的动作和神态,为幼儿理解音乐的节奏做铺垫。

2、倾听分析第一段音乐,边说儿歌边做小老鼠走路的动作和神态,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3、教师和幼儿边听第一段音乐边记录图谱。

4、师幼一起边听音乐边表演小老鼠走路的动作和神态。

三、引导幼儿欣赏第二段音乐,感受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

1、请幼儿欣赏第二段音乐,听到“咚——”的一声,提问:发生什么事了?老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小老鼠掉到泡泡糖上了。提问:小老鼠用手去拽泡泡糖时会怎么样?粘住了怎么办?引导幼儿练习拽泡泡糖的动作,突出用力拽的感觉。泡泡糖还会粘到哪里?让幼儿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2、教师和幼儿边听第二段音乐边记录图谱。

3、师幼一起边听音乐边表演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

四、教师和幼儿随音乐做游戏

1、请幼儿完整地欣赏音乐,同时教师手指图谱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并适时提示幼儿一起用夸张的动作表现。

2、幼儿听音乐和老师一起游戏。

教师交代游戏规则,提示幼儿形象的表现小老鼠轻轻地走、东张西望、用力拽的动作和表情。教师当大花猫做两遍游戏后,在幼儿中挑选两名当大花猫,音乐响起时,大花猫会和小老鼠一起做动作,当听到猫叫时,大花猫就会捉小老鼠,小老鼠迅速坐回到椅子上。

附故事:小老鼠偷油历险记

一天,小老鼠想要上灯台偷油吃。鼠妈妈告诉它要当心屋子里面那只狡猾的大花猫,千万不要被它抓到。小老鼠跟妈妈告别后就出门了。屋子真大呀!小老鼠就东看看,西看看,一边寻找好吃的油,一边提防大花猫,心想:一定要当心啊,千万不要被它发现了,不然可就要没命了。正当小老鼠东看看西看看的时候,突然,哎哟,不好!小老鼠掉到什么东西上了?粘乎乎的?一看,原来是一块大泡泡糖。这可是大花猫设的计啊!小老鼠赶紧用手去拉,呀!泡泡糖粘到了手上,它用另一只手去拽,又粘到了另一只手上,拽来拽去,泡泡糖像根绳子一样把小老鼠捆了起来。”突然,“喵呜~~~”一声猫叫,呀!不好!大花猫来了,小老鼠使劲一拽,把自己从泡泡糖上拽下来了,然后匆忙地逃回家了。

教学反思

《小老鼠和泡泡糖》是一首幽默、诙谐的乐曲,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已有能力分辨乐曲中A、B两段的不同,小老鼠和机灵、可爱,泡泡糖粘粘的特征,正好将乐曲A、B两段融合在一起。让幼儿通过游戏情境,熟悉乐曲,再通过听乐曲更好地表现小老鼠的动作,让整个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根据乐曲特点和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一韵律活动。根据《纲要》中艺术活动目标,遵循中班幼儿的发展水平,从而确立了本次活动的目标: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尝试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情景。难点是在较快的乐曲旋律节奏下合拍地做动作。因为音乐是六八拍子,节奏又比较快,这给孩子的动作表现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采取的对策是运用语言(也就是儿歌形式)和动作符号帮助幼儿感知节奏,在教学中,我根据音乐节奏特点边朗诵儿歌,边配上相应的动作,把乐曲中的节奏,直观、形象化,帮助幼儿理解掌握。为了落实走、看这两个重点动作的合拍,我采用由慢到快、由单音节奏到旋律跟进,循序渐进地将节奏、乐曲、动作融为一体。并通过提问,有意识的让幼儿观察到手、脚停顿以及头部的变化,来提高表演能力。另外,在活动中,通过创设游戏化的情境,引导幼儿根据小老鼠出来玩并被泡泡糖粘住的游戏情节,大胆、夸张地表现小老鼠不断拉拽泡泡糖却怎么也拉不掉的诙谐形象。在每一次的游戏中,通过同伴示范、教师提出的不同要求,激发幼儿主动模仿并不断创新的愿望,通过多次感受、体验,最终促进了幼儿音乐感受力、表现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从而体验活动的快乐。由于事前对教材分析比较透彻,对重点和难点把握比较准确,所以活动开展得比较顺利,幼儿在模仿小老鼠的“走”和“拉泡泡糖”上表演到位,而且在整个活动中他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老师和孩子及孩子和孩子之间的互动也做得比较好。这次活动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孩子们在表演小老鼠东张西望时,个别幼儿没有跟着节奏表演,教师需要个别引导。

本文扩展阅读:老鼠(俗称"耗子"),哺乳纲、啮齿目、鼠科啮齿类动物。其主要特点是身体呈锥形、无犬齿,门齿与前臼齿或臼齿间有间隙、门齿发达、无齿根、终生生长、常见啮物以磨短;行动迅速;以植物为主食,也有的为杂食性;种类多。

泡泡糖教案 篇2

设计思路:幼儿都喜欢吃糖,尤其喜欢可以吹出泡泡的糖。在幼儿的世界里,泡泡糖是好吃又有趣的。结合幼儿已有的对泡泡的认知经验,利用泡泡糖粘粘的特点,我设计了这个音乐活动,引导幼儿感受2/4节拍音乐的特点。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幼儿感受并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节拍——× ×∣× ×∣,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2、通过操作交互式电子白板与玩音乐游戏,幼儿复习五线谱五线四间的位置。

活动重点与难点:

重点:幼儿能够按照音乐的节拍进行律动。

难点:幼儿能够掌握稳定的2/4拍节奏。

活动准备:

1、“精灵王国的生日礼物”电子课件,包括故事和五线谱。

2、沙蛋若干。

活动过程:

导入:幼儿听音乐入场。

一、欣赏课件第一部分:故事:精灵王国的生日礼物(一)。

1、教师操作课件讲述故事。

2、猜猜小精灵说的是什么?——泡泡糖。

二、学习泡泡糖的'动作,拍身体各部位。

三、听音乐学习律动。

1、听音乐徒手感知节拍。(重点启发幼儿能感知泡泡糖粘粘的特点,从而感知2/4拍的节奏特点。)你的活动重点是感知音乐节拍,要把重点放在这

2、引导幼儿尝试创编新的律动动作,感受2/4拍的节奏特点。

2、听音乐,手持沙蛋感知节拍。(层层深入,为解决下一环节的难点进行铺垫。)

3、两个小朋友配合做律动。(难点。指导幼儿在对方身体部位感知节拍。)

律动是层层深入的,有没有小朋友的创造?

四、复习五线四间的位置

精灵国王特别高兴,他用小精灵送的泡泡糖吹了许多五颜六色的泡泡,看,它们在这呢。如果小朋友们能够帮泡泡找到位置,就能到精灵王国去玩。

1、看课件上的五条线和不同颜色的泡泡。

2、教师指导幼儿通过拖动不同颜色的泡泡。感受五线四间的位置。现在纯复习,能否有个任务,或完成有什么事情发生?孩子能够唱出自己的位置?

刚才,小朋友们都帮泡泡找到位置了,我们去精灵王国去玩游戏吧。一会儿,国王会把我们也变成小泡泡,你想当什么颜色的泡泡呢?

3、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颜色的泡泡。

4、引导小朋友们在“精灵王国”里玩泡泡找位置的游戏,进一步熟悉五线四间的位置。

五、小精灵今天玩得太高兴了,他们要准备回家休息了。播放轻音乐,活动自然结束。

泡泡糖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感受音乐的诙谐有趣,发现音乐儿歌递增歌词的韵律。

2、能积极愉快地参与仿编活动,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音乐 小丑图片 红和绿的贴纸(每人一份) 大鼓和小鼓

活动重点:快乐的感受音乐中诙谐、有趣的儿歌韵律。

活动过程:

一、鼓声敲敲

S:大鼓小鼓来唱歌,考考我们的小耳朵。

(教师敲大鼓和小鼓,让孩子边听边用小手舞动起来)

S:我们小朋友也会唱大鼓和小鼓的歌对吗?

复习歌曲:大鼓小鼓

二:欣赏感知

故事引导:今天老师请来了小丑先生来我们这里演出,他带来的节目是:小丑先生吹泡泡糖,小丑先生最喜欢吹泡泡糖了,每当他要演出的时候都要吹泡泡糖,可是这泡泡糖很调皮的,我们听听小丑先生的泡泡糖吹到哪儿去了好吗?

1、教师用鼓点伴奏,把儿歌第一段唱出来。

提问:小丑先生的泡泡糖贴到哪儿去了?变得颜色了?

2、教师引导幼儿打着节奏,学念儿歌。X XX X

S:我们现在听小丑先生给我们唱歌吧。

(让我们听听小丑先生的泡泡糖还粘到哪儿去了?)

3、教师和幼儿一起来完整欣赏音乐。

S:幼儿听听音乐中的泡泡糖还贴到我们身体的什么地方?

4、引导幼儿再次完整的倾听音乐。

S:我们小朋友听到泡泡糖第一次粘到哪里?第二次又多了哪里?第三次又多了哪里?

5、老师用鼓点把孩子说出来的歌词进行梳理、总结。

第一段,贴到小脸旁;第二段,贴到小脸旁和小屁股;第三段,贴到小脸旁、小屁股和小肚子。

6、以分段欣赏的形式,引导幼儿感知逐段递增歌词的规律。

三、节奏舞动

故事引导:小丑先生吹泡泡糖演出时,还要一些鼓手来帮忙呢,让我们一起为小丑先生敲起鼓、唱起歌好吗?

1、 师生共同讨论:在什么地方敲起鼓?教师引导幼儿把自己想象成大鼓,在身体的每个地方都可以敲起鼓。

2、 我们现在自己来做小丑先生参加演出。教师用红和绿的贴纸戴手上进行第一段的示范演出。

3、 幼儿随音乐进行演出。

四、续编歌词

S:小丑先生,我们的演出怎么快就没有词了,还想演出,我们自己想想歌词好吗?

1、老师把孩子们的歌词放进节奏中唱出来。

2、邀请大家一起按节奏表现创编的歌词。

带着小丑先生出去演出。

泡泡糖,真荒唐,一不小心粘到小脸旁,涂一块红,涂一块绿,扮成小丑最美丽!

泡泡糖,真荒唐,一不小心粘到小脸旁,一不小心粘到小屁股,涂一块红,涂一块绿,扮成小丑最美丽!

泡泡糖,真荒唐,一不小心粘到小脸旁,一不小心粘到小屁股,一不小心粘到小肚子,涂一块红,涂一块绿,扮成小丑最美丽!

泡泡糖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自然界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虽然小老鼠在生活中是人人喊打的动物,但动物王国中的小老鼠却机灵好玩常常引人发笑,深得孩子和成人喜爱。在省编教材《奇妙的动物》主题活动中,恰好有一节《小老鼠与泡泡糖》,因此我设计了此活动。通过节奏欢快的音乐,挖掘幼儿对小老鼠已有的认识,大胆夸张的创编动作,使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更加有血有肉,更具体形象。另外,泡泡糖也是幼儿比较喜欢的糖果之一,对于它的特性——很黏、和给人们带来的麻烦有一定得了解,所以本活动设计以生活迁移的方式让活动更贴近幼儿生活,使幼儿的创编表现更自然、丰富,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活动目标

1、能根据乐曲旋律合拍地做小老鼠走、左右张望的动作。

2、尝试夸张的表现小老鼠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动作,发展音乐表现力。

活动准备:

1、课前玩过泡泡糖,对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的认识。

2、小老鼠玩偶一个、小老鼠头饰人手一份,小猫头饰一个。

3、音乐《一只小老鼠》、《小老鼠和泡泡糖》

活动过程:

音乐导入:亲爱的小老鼠宝贝们,来和老鼠妈妈出来玩吧,要当心大花猫呀!(一教师扮大花猫)。与小朋友谈话,回忆小老鼠在幼儿心目中的印象。

一、以故事形式导入活动主题

出示小老鼠,看,谁来了(小老鼠),这只小老鼠可调皮了,一天它趁妈妈睡午觉时悄悄溜出去玩,,小老鼠东跑跑西看看,东跑跑西看看,到了草地上,小老鼠不小心踩到了一个粘乎乎的东西,它不知道这是泡泡糖,连忙用手去拉,呀,泡泡糖粘到了手上,它又用另一只手去拉,又粘到了另一只手上,拉来拉去泡泡糖像根绳子一样把小老鼠捆了起来。一只猫冲了出来,小老鼠像个球似的飞快滚回家。

老师这里有段音乐,就表现了这只小老鼠遇到的好玩的事情,请小朋友完整欣赏音乐《小老鼠和泡泡糖》。与幼儿交谈对这段音乐的感受。

孩子们有的说“感觉很快乐!”有的说“很愉快!”对音乐有了大致的了解。

二、倾听a段音乐并尝试用动作表现小老鼠走路与看的动作。

1、有一首音乐也讲了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好吗?听听什么地方是小老鼠走路,什么地方是小老鼠看?(欣赏a段音乐)

师:听听什么地方是小老鼠走路,什么地方是小老鼠看,你能听出来吗?

2、创遍小老鼠走路的样子

师:我们自己做做小老鼠走路的样子。(小老鼠嘴巴尖尖的,弓着身子)

3、结合语言提示与音乐,表现小老鼠走路和看的动作

师:回到座位上做做,接下来听着音乐学学小老鼠的样子好吗?(每一个乐句做一个“小老鼠东走走西,看看0”的节奏,重复四次。)

师:小老鼠说到哪个字的时候要停下来准备看看了呢?我们跟着小老鼠一起来试一次,注意说到‘西’的时候要停下来左边看一下,右边看一下。

师:刚才你们走的可真不错,小老鼠越走越快,我们快跟上去。(站起来,做两遍)

三、倾听b段音乐,并探索不同的拉泡泡糖的动作

1、探索小老鼠拉泡泡糖的动作

学学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样子,提醒幼儿用夸张的动作来表现。

师:“到了草地,小老鼠的脚上粘到了一个大泡泡糖上,甩都甩不掉,怎么办呢?谁用动作来学学小老鼠拉泡泡糖的样子呢?(其他幼儿可以学一学)

师:小老鼠怎么拉的,是轻轻的,还是怎样?(用力拉呀,使劲拉)为什么要用力啊?

泡泡糖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像故事中的小图、小猪学习,学会分享快乐。

2、认真观察图片并大胆讲述内容,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难点)

3、理解故事内容,常识讲述故事。(重点)

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5、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录音。

心理准备:知道泡泡糖。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根据生活经验讲述“泡泡糖”故事,引出主题。

提问:“你吃过泡泡糖吗?吹过泡泡糖吗?”

师:“动物们也爱吃泡泡糖,结果发生了一件很神奇的事。”

二、展开。

1、看《幼儿用书》,故事图画,观察讲述。

(1)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图一。

提问:“途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图二。

提问:

(3)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图三。

提问:“小图、胖小猪、小松鼠在做什么?小狐狸是怎样做的?”

2、幼儿完整的听故事《大河马吃泡泡糖》录音一遍。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中都有谁?天上为什么好玩呢?”。

3、幼儿跟着老师讲述一遍。

4、引导幼儿向故事中的'小兔、胖小猪、小松鼠学习,学会分享快乐。

提问:“为什么河马带小兔、胖小猪、小松鼠上天?为什么小狐狸没有体验到在天上玩的快乐呢?如果你在身边,你会把泡泡糖给大河马吗?为什么?”

教育:“知道把好东西与大家分享,就会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附:大河马吃泡泡糖

动物们喜欢吃泡泡糖。一天,很多小动物嚼着泡泡糖到河边玩,正在河里洗澡的大河马说:“我也想吃泡泡糖。”小兔子、胖小猪、小松鼠都拿出自己的泡泡糖往大河马嘴里扔,只有小狐狸躲在一边,不肯拿出泡泡糖。

大河马嚼着泡泡糖用力一吹,吹出了一个特别大的泡泡,像一个很大的气球。哎呀,大河马飘到天上去了!小兔子去抓,胖小猪去抓,小松鼠去抓,可是大河马还是往天上飘。结果,把大家都带到天上去了,它们摸着了云朵,摸着了星星,也摸着了月亮。大家高兴极了。可是后来,泡泡满满变小了,大家又回到了地上。只有小狐狸没有到天上去玩,因为他不肯给大河马吃泡泡糖,当大河马要飘到天上时,又不肯去救大河马。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泡泡糖》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合拍地做小老鼠走、玩耍和较形象夸张地表现拉泡泡糖的动作。

2、探索泡泡糖粘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体验韵律活动的快乐。

3、知道泡泡糖会给别人和环境带来不方便,要护保我们的环境。

活动准备:

1、对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的认识。

2、《小老鼠和泡泡糖》音乐、录音机、磁带、小老鼠胸贴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老鼠上灯台》

师:小老鼠最怕的就是大花猫了, 这只贪玩的小老鼠乘花猫午睡时悄悄溜出去玩。小朋友,你想想如果小老鼠来到草地上,它会怎么做呢?

(二)听音乐,感受老鼠心情,做小老鼠玩耍的动作。

师:调皮的小老鼠是怎么玩的?请你来学一学。

(三)想象小老鼠摔跤的造型及拽泡泡糖的动作。

师:小老鼠走啊走,突然一不小心摔到了草地上,粘在了一个大泡泡糖上,甩都甩不掉,怎么办呢?

幼儿自由创编小老鼠被泡泡糖粘住时的动作。

(四)引导幼儿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体部位的动作。

1.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体部位。

师:拽——弹回来了!想一想,泡泡糖弹回来,还会粘到身体的什么地方呢?

2.幼儿分散练习,自由想象,大胆夸张地表现拽泡泡糖的动作。

师:让我们把粘在在这些地方的泡泡糖拽拽看。

3、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并做拽泡泡糖的动作。

师:小老鼠拽呀拽,可是怎么也拽不掉,我们一起来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教师总结:哎呀,不好了!来了一只大花猫,小老鼠吓得使劲一拉,连滚带跑地逃回了家。

4、根据整首音乐旋律幼儿反复游戏。

(五)活动结束。

师:小老鼠被泡泡糖粘住,狠狠地摔了一跤,多疼啊!那小朋友想想应该怎么处理吃过的泡泡糖呢?

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总结:泡泡糖乱扔的话会粘到很多的地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麻烦,也不讲卫生,我们得把泡泡糖丢到垃圾筒,不污染环境。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在公共场合注意个人卫生,不乱扔垃圾,保护周围的环境。

泡泡糖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乱吐泡泡糖带来的烦恼,感知生活环境与人们行为之间的关系。

2、理解泡泡糖外包装上环保标志的含义,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3、乐意为保护家乡环境左力所能及的事。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1、泡泡糖若干,活动前发给孩子们。

2、垃圾桶若干活动过程:

一、课前谈话,谜语导入1、吃进去是硬的,吃过后变软的,吐出来可以是圆的,孩子们最喜欢的。(泡泡糖)2、马路边谁站岗,不怕晒不怕站,张着嘴像在说:小朋友,可别忘:果皮纸屑递给我,不要扔在大街上!(垃圾箱)二、大家都有吃过泡泡糖的经历,那么你吃过的泡泡糖是如何处理的呢?

1、说一说处理的办法

2、评一评谁的方法好。

三、启发幼儿思考"泡泡糖"的问题。

1、生活中,在哪里看见过人们吃过的泡泡糖?

2、看到这些到处乱丢的泡泡糖时,有什么想法?

四、讨论:泡泡糖应该怎么丢?

五、寻找泡泡糖纸上的秘密。

1、请幼儿找到糖纸上"如何丢泡泡糖"的图标。用笔圈出来。同座互相说一说它的意思。

2、请幼儿模仿图纸上的提示,做动作。

六、结合《社会》第24-25页内容,指导幼儿看书,理解每幅图的意思。

1、判断:谁都做法对?

2、启发幼儿完成"大红花儿属于谁"活动。

活动小结及延伸:

1、孩子们小结此次活动的收获。

2、集体朗诵儿歌《我们大家一起来》,对孩子们进行保护环境,让家乡美起来人人有责的思想教育。

儿歌:我们大家一起来要让大地绿起来要让天空蓝起来要让江河清起来要让空气净起来要让花儿开起来要让鸟儿唱起来要让环境美起来我们大家一起来3、请幼儿利用垃圾桶,先把教室内的泡泡糖纸清理干净,然后把园区内的垃圾进行一次大搜索,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活动反思:

北京申奥成功以后,环保意识的增强尤为重要。老师在日常生活中针对幼儿吃口香糖,以及怎样处理口香糖这一行为,展开了这次环保教育活动,幼儿通过亲身感受,同伴间展开激烈的讨论,最后在对与错,是与非之间找到了答案,认识到了自己的小小行为对环境的作用。

泡泡糖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泡泡糖肢体与造型游戏,开发肢体意识,体验创造的乐趣。

2、熟悉儿谣,并能边念语词边做动作。

二、教学准备:

道具:挂图P1、五线谱卡、五线谱游戏垫、布球、吸铁、甜甜圈、软垫若干

乐器:鼓、吊镲。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熟悉儿谣。

2、难点:开发肢体意识,进行嚼、粘、吹的肢体造型创造。

四、教学队形:

坐位:半圆形。

站位:两排面对面、四散。

五、教学过程:

1、暖身活动。听鼓声律动,感应音乐的动与止。(主要训练幼儿立即反应能力)

鼓声:拍手到处走。

吊镲:幼儿站软垫上,或者肢体单点碰软垫。

2、故事引导:在遥远的地方有一个精灵王国,里面住着许多许多精灵。精灵王国的国王的生日就快到了,大家忙着为他准备礼物。我们来认识这些小精灵(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绿色的是贪吃小精灵,大眼睛的是好奇小精灵,紫色的是开心小精灵)。爱吃精灵、好奇精灵还有开心精灵也想送礼物给国王,送什么礼物好呢?(与幼儿互动)

3、泡泡糖肢体与造型游戏--嚼、粘、吹。

1)嚼泡泡糖--布球。

l 引导语:爱吃精灵最贪吃,它想送的礼物甜甜的。,可以嚼很久但不能吞。我们来听听它送了什么礼物。

l 欣赏第一遍音乐,说出爱吃精灵送的是泡泡糖。,引导幼儿学爱吃精灵做各种贪吃状……

l 引导幼儿想象除了嘴巴还有什么地方还可以做咀嚼状?(下巴、肩膀、膝窝、手抓捏布球、两指、五指捏布球等。幼儿做肢体创编时,教师清念语词配合动作。)

l 听第二遍音乐,幼儿照拍子念语词做各种咀嚼状。

2)粘泡泡糖--吸铁。

l 引导语:开心精灵最开心,它想送的礼物是粘粘的,很好玩,什么东西粘粘的呢?(引导幼儿猜出开心精灵送的是什么礼物。)

l 出示吸铁,学开心精灵拿两个吸铁互吸,到处走。(空练)

l 听第三遍音乐,幼儿两人吸铁互粘造型,边念儿歌边走。于间奏部分换伴。

3)吹泡泡糖--玩具圈。

l 引导语:好奇精灵最好奇,什么都想知道,它想送的礼物可以吹,但不是气球。(引导幼儿猜出好奇精灵送的是什么礼物。)

l 引导幼儿拿甜甜圈当成望远镜、方向盘……

l 听第四遍音乐,幼儿用甜甜圈碰双膝,轮拍念语词,于间奏部分做吹泡泡状。

4、认识五线谱音符位置。

1)出示五线谱,复习认识五线四间(可请幼儿张开五指认识线和间)。请幼儿在五线谱卡上找出线与间。

2)于五线谱卡上找出音符排列的顺序:线/间/线/间/线/间……并用彩色吸铁标示

3)游戏:在五线谱游戏垫上,幼儿当小音符,找出线、间。

5、引导语:那我们把泡泡糖送给国王吧!师生听音乐边唱边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1、由于题材是幼儿熟悉的泡泡糖,幼儿对泡泡糖的感知经验较丰富,因此,在活动过程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整个活动能以送礼物,围绕泡泡糖的特点展开,主线清晰,游戏性强。

存在问题:

1、活动过程第二个目标感应儿遥强化不够,导致部分幼儿只做动作,不念儿谣。

2、老师在表现各种小精灵时,动作表情再夸张一些,就更富有感染力。

3、“嚼、粘”的环节能让幼儿充分创造肢体动作,但老师在提升小结上语言不够简洁。

《泡泡糖》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音乐活动,并体验游戏的快乐。

2.能跟随音乐用身体动作打节奏。

3.尝试创编"小丑"的动作,学习合作游戏。

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5.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活动准备:

音乐《泡泡糖》。

活动过程:

1.复习儿歌《泡泡糖》。

2.节奏练习:

用简单的肢体动作来引导幼儿为儿歌打节奏。

3.创编小丑的动作造型:

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变成小丑最美丽"来进行创编。

4.游戏:《泡泡糖》

教学反思:

1、由于题材是幼儿熟悉的泡泡糖,幼儿对泡泡糖的感知经验较丰富,因此,在活动过程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2、整个活动能以送礼物,围绕泡泡糖的特点展开,主线清晰,游戏性强。存在问题:1、活动过程第二个目标感应儿遥强化不够,导致部分幼儿只做动作,不念儿谣。2、老师在表现各种小精灵时,动作表情再夸张一些,就更富有感染力。3、“嚼、粘”的环节能让幼儿充分创造肢体动作,但老师在提升小结上语言不够简洁。

《泡泡糖》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音乐,能听辨 A、B 段的音乐,感受不同节奏。

2、能合节拍地用各种动作进行表演。

3、愿意大胆表现体验韵律活动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认真倾听音乐,能听辨 A、B 段的音乐,感受不同节奏。

难点:能合节拍地用各种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1、《小老鼠和泡泡糖》音乐、光盘

2、图谱

活动过程

一、律动

边听音乐《动物模仿操》边模仿小动物走路,然后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教师:我们开着小火车要出发到动物王国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二、欣赏

请幼儿倾听 A 段音乐,欣赏教师表演,感受 A 段音乐旋律。

三、模仿

1、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教师边说儿歌边模仿小老鼠玩耍的动作,让幼儿猜测, 请小朋友模仿小老鼠玩耍的动作,并能按照节拍模仿小老鼠走路。

教师:谁愿意来学一学这只小老鼠啊?(教师哼唱音乐)

2、出示图谱,感受节拍,模仿小老鼠做动作

感受老鼠心情,按照图谱的节拍做小老鼠走、玩耍的动作,根据节奏用身体的各部位打节拍。如:拍手、拍肩膀等。

3、听音乐,进行表演。

教师:调皮的小老鼠是怎么玩的?请你来学一学。四、再次欣赏

播放 B 段音乐,教师表演,想象小老鼠摔跤的造型及拽泡泡糖的动作。

教师:小老鼠发生了什么事情啊?

五、再次模仿

1、播放 B 段音乐,模仿小老鼠脚粘到泡泡糖时拽泡泡糖及摔跤的造型,请小朋友模仿。

2、出示图谱,感受节拍,模仿小老鼠做动作。

按照图谱的节拍做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动作,根据节奏打节拍。如:拍退、抬脚模仿走。

3、听 B 段音乐,感受音乐旋律并做拽泡泡糖的动作。教师: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帮助小老鼠拽泡泡糖吧!

4、根据整首音乐旋律幼儿反复游戏。

要求结合 A、B 段音乐进行韵律表演,A 段音乐要结合节拍模仿小老鼠的动作, B 段要表现拽泡泡糖的动作。

六、探索

1、探索泡泡糖粘在其他身体部位。

教师:拽—弹回来了!想一想,泡泡糖弹回来,还会粘到身体的什么地方呢? 2、幼儿分散练习,自由想象,大胆夸张地表现拽泡泡糖的动作。

七、活动结束。

小老鼠被泡泡糖粘住,狠狠地摔了一跤,多疼啊!那小朋友想想应该怎么处理吃过的泡泡糖呢?

教师总结:泡泡糖乱扔的话会粘到很多的地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麻烦,

我们得把泡泡糖丢到垃圾筒,不污染环境。

活动总结

我本次展示的活动是《小老鼠和泡泡糖》,它是一节中班韵律活动,音乐旋律活泼轻快, 形象突出。韵律中小老鼠和泡泡糖都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对于中班幼儿来说,都有吃过泡泡糖的经历,也对小老鼠的形象非常熟悉。在教具上我设计了图谱,制作图谱时我利用废旧材料,把 A、B 两段音乐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让幼儿感受小老鼠动作的节奏,节奏图谱浅显易懂,为孩子们感受节奏、理解节奏做好了铺垫。

活动的环节、活动的递进性、活动的重点把握我都能基本掌握。在活动中虽然我自己 对音乐的把握的到位,但是这并不是孩子们的。整个活动中,只见我在用语言动作领着孩 子们,而并没有看见孩子们领着我,说明我把让孩子们倾听音乐的习惯隐去了。韵律活动 重在音乐和动作,但是我关注到了动作,音乐这个元素没有起到特别大的作用。让孩子们 倾听着去表演,这样才有利于他们对音乐的感知,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才能有更进一步的

发展。想来也是,不过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尝试着放手让孩子们去主动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