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设计 >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最新6篇正文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最新6篇》

时间: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最新6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范文 篇1

课确实很精彩,但凭着一股对语文课堂特有的情感,我的脑子里不知不觉就冒出了一句“元芳体”:“孩子,你怎么看?”同时对语文课堂有了两点新的感悟。

一、选择利于学生多元想象的内容

儿童是借用形象来思考的,他们生活在奇妙的想象中。法国著名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有语录: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食物的需要更强烈。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我们需要将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个个言语实践中实践运用,不断深化,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印度电影《地球上的小星星》中的小主人公伊夏,明明是算数课,他的小脑瓜里却常常会浮现出神秘的海底世界里游鱼穿梭,漫无边际的浩瀚宇宙中行星闪闪发亮……每个学生都有一把金钥匙,他们总能轻巧地打开那扇想象世界的大门,在丰富的、不可思议的奇妙仙境中自在遨游。贴近儿童的心灵,语文课需要为学生们创造想象的空间,所以教学活动中选择利于学生想象体验的内容显得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和第二学段目标中也分别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所以,选择利于儿童想象体验的内容设计言语实践活动,是符合儿童发展需要和发展规律的。

如何选择利于学生想象体验的内容呢?老师需要充分了解课标中对每一学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与要求,考虑到不同年段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发展需要,充分关照到儿童的兴趣点和他们已有的生活体验,从而使学生的情感达到与文本的共鸣点,结合已有经验,通过语文的想象实践活动,使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得到提升,同时也对自然世界和自身生活有更新的认识。这样,学生才能“活”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

这次观摩活动中低年段的《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课堂富有一股生动的灵气。老师出示诗句请学生来读:我想变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多么童趣的语言,恐怕只有天真的孩童才会有这么奇妙的想象吧。这时,老师摇身一变,就像一位自然界天成的仙子,带着小朋友们做游戏找感觉,在场的每一位都身临其境。

师:小朋友们快看,这透明的雨滴像什么?

生:像珍珠一样圆润。

生:像玻璃球一样透明。

师:如果你就是这透明的雨滴,你是怎么睡在这绿叶上的?比划比划做动作。(学生非常可爱,一个个都趴在桌上认真地“睡”起来。)

师:这位小朋友头枕着绿叶睡着了。你是不是做了一个甜甜的梦啊?(学生们不禁偷偷地笑出了声。)

师:这时候一阵风吹来,绿叶左一摇右一摇。(学生随着老师的话在座位上左摇右摆。)

师:你睡在哪里啦?

生:我睡在摇床上了。

师:你来读一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在这首稚趣活泼的儿童诗中,我想变成雨滴、小鱼、蝈蝈、星星……老师独具匠心,选择了“我想变成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这句话,设计了想象体验活动。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趣”字最重要。(在床上睡过,沙发上睡过,就是没有在绿叶上睡过,这该是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他们与生俱来的天真无邪总能提醒我们,有趣的、生动的、好玩的,才是最能吸引他们的。在合适的情境中,语言实践配合肢体活动,更能促进他们对语言文字的领会感悟,并能借以促进朗读和说话,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设计富有开放性的学生体验活动

执教《槐乡五月》的老师无疑是细腻而柔情的,她为我们铺开了一轴漫天白茫茫、热热闹闹的盛世繁花画卷,会场的空气中仿佛弥漫着槐花饭的浓郁香气,我们仿佛尝到了槐花蜜的清甜……小姑娘小小的乐,更是让课堂气氛高涨,女孩爱美,便用花串装扮自己;男孩爱吃,便用槐花大饱口福,这不正迎合了学生们的兴趣吗?老师趁热打铁,有条不紊地走入下一个环节:

师:你从文中哪些句子感受到了槐乡孩子的好客?

生: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吃一顿槐花饭。

师:他们会怎么拉?怎么请呢?

生:到我家去尝尝槐花饭吧。(被指名的学生站在座位上回答,有点放不开,说话的语气十分平淡,丝毫没有乡下孩子那种淳朴的“热情”。)

师:(遗憾的是老师没有多加关注,直接进入下一个问题并相机出示:吃咸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句话是对称的。(学生给的答案很正确,属标准答案,但课堂气氛一下子就凉了下来。)

虽然离开舞台很远,但我可以想象,学生们刚才还晶晶亮的眼眸也许正在渐渐黯淡。我边听边想,这样一种架空在儿童生活经验之上,忽略了学生真实体验的“理解”,是否有意义,对于学生们来说,回答对这样一个问题,他们又得到了什么样的发展呢?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引发的若干思考》中提到:变革中的中国社会,其时代精神具有“重视未来、强调发展、立足变革”的特征;同时,开放变革带来了“注重选择”“呼唤人的主体精神”的内在需要。因此我们思考:真正关注“人”的语文课,就要给学生提供发展其个性的多样化、可选择性的环境和教育方法。

教育的核心价值是育人,关注学生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才是教育的内在动力和根本目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好奇、期望以及潜在的能力,应当作为首要问题来研究和思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选择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容来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和提升的空间,才能真正构建充满生命色彩、富于动态生成的语文课。

课标中对教材的编写建议中也提到: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设计的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要体现语文特点,内容适量,便于实施。因此,教师应该把握住教材自身的开放性,设计有弹性的体验性活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理解文字的机会。因此,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以体现和发展学生个性为前提,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设计这部分内容:

“拉”和“请”是两个十分生动的字眼,“孩子,你怎么看?”用在槐乡孩子的身上,我们不难想象,质朴的孩子尝尽了槐花的香甜,也想让这份幸福包围更多的人,于是,他们使劲地拉,甚至是把客人“拽”回家中,捧上最好的美味款待。为什么不让学生走上讲台来演一演呢?不同的学生会演出不同的趣味来,因为他们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小脑瓜里总有着各种各样与众不同的想法,他们需要语文课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学生们对文章的个性化理解,将通过这种生动可爱的演绎的形式表达得更淋漓尽致。这儿的文本是有留白的,只简单一句就带过,让学生们尽情发挥,一定可以演绎出十分生动的场面。那么“好客的槐乡孩子”也就在丰实的课堂中“活”了起来。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篇2

(一)钻研教材――有效教学的前奏

笔者认为,要实施有效教学,首先要做到明确目标,深入钻研教材,巧妙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应正确到位地理解文本,把握价值取向。若对文本的解读把握不甚到位,就会大大削弱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难以进入情境。

1.钻研课文题目――牵一发而动全身。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钻研教材先要琢磨题目,有些题目不仅反映了课文主题,而且暗示了行文线索,是学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内容的第一级台阶。利用文题设疑求答,能激发他们阅读课文的兴趣和欲望。在钻研教材时,先和题目对话,从课题出发,扣住突出反映题眼的重点句段,以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

2.琢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也含情。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借助语境产生丰富的内涵。钻研教材时,每个标点都不该放过,要认真琢磨它的深刻含义。《望月》写“我”和小外甥赏月背诗,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对诗一段中,出现了“…………”并自成一节。仔细思考,一般的省略号都是六个点,这里之所以这样使用,是因为“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一个省略号不足以表达诗句很多。这样,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并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做好铺垫,同时为学生学习和使用标点符号打下认知基础。

3.利用文本空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文本给读者留下“空白”,在阅读中等待读者用想象去补充,从而充实内容,丰富内涵。文本中的“空白”,只有经过深入细致地阅读,方能发现。因此,要引导学生从字、词、句、段、篇章以及标点等去发现“空白”。有效地利用空白展开教学,是教师在阅读文本时的再创造,是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果利用得当,能够培养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钻研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前奏,透彻地把握教材可以使教师“轻松上阵”,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获得预期的进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情境――有效教学的主曲

如果我们在课堂中多设置情景,让孩子自然地走入文本,理解文本,营造温馨和谐、清新活跃的语言环境,语文课将会由机械传授、盲目灌输变为积极地、正确地、有效地引导,学生将会由被动地接受改为主动地探索、积极地配合、热情地参与,成为真正生动有效的课堂。

1.创设生动而和谐的学习情境。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能调动学生感情、点燃激情,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长相思》时,就是在他那充满激情、如诗如画的导语描述中开始的:“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注意,仔仔细细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文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学生在充满诗意的语言和音乐中,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兴趣盎然。

2.创设自主而创新的学习情境。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创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中如果学生主动参与越积极,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就越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只有在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能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3.创设合作而互动的学习情境。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有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指望老师的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都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是指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大家共同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相互听取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同样,语文教学也只有在师生共同营造的环境中才能更有效。

(三)完善策略――有效教学的强音

1.有效提问。有效的提问要新颖,要具有启发性和包容性。提问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引发思维的出发点,因此提问应是经过认真推敲,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通过提问要能调动学生看书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引起学生主动探索,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

2.有效讲授。有效讲授是任何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即使是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活动中,教师的讲授也是必需的。从教学过程来看,有效讲授意味着教师能够有效地讲解和指导。例如,在教学《槐乡五月》时,从第一段到第二段的过渡,笔者是这样设计的:“来到槐乡,看着美丽的槐花,闻着迷人的香味,感受着孩子们的欢乐,真令人流连忘返哪!假如你们就是槐乡的小主人,你们准备怎样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呀?读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你会怎么做,怎么说?”这样学生很自然地就被带入到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中去。

3.有效作业。教学中能在课堂上解决的作业决不留在课后,并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当场反馈,相机指导,做到课课清,提高作业效率。精选作业类型,避免随意、重复、枯燥的作业。设计作业时关注学生全体,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不把作业当成负担。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篇3

备课时,我并没有在教学目标上多加思考,只是根据收集的教学设计将教学目标确定为“在朗读感悟中,感受槐花美、孩子乐”。

确定教学步骤后,我和同事们多次试教。然而我清晰地记得,当时试教没有一次是满意的。直到最后一次正式赛课,这一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可以说,那是一次失败的教学。

几年后,我又一次任教三年级。一次市内的公开课,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槐乡五月》。

调整从教学目标开始。这次我是这样来阐述教学目标的: 槐花美,孩子乐;槐花因表达而美,孩子因表达而乐。比较之前的教学目标,这次只是把教学的重心往“表达”上靠了靠。然而就是这么一“靠”,教学的效果发生质的变化。

一、欣赏槐花美

1.整体感受

师:五月,洋槐开花了。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五月的槐花吧!课文第一自然段写的就是槐花。这个自然段很长,读好不容易。请按“看” “听”“闻”的顺序把课文读成三部分。

指名三位同学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可以把眼睛闭起来,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闻到了什么?

师:槐花的确很美,很是吸引人。这么美的槐花作者是通过怎样的语言表达的呢?

2.赏读槐花

师:五月,洋槐开花了……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师:槐花美在哪?

片段一: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槐花因多,因白而美。)

片段二:远看,像玉雕的圆球;近看,如姑娘的小辫儿。(一个“抱”、一个“挂”将槐花姿态展现给大家。)

师:多么美的槐花啊,多么优美的语言啊,我们应该把它记下来。

3.诵读花香

反思:第一部分(槐花美)的教学在设计上,较之几年前的设计,在教学的目标上发生变化:之前的目标是欣赏槐花的美,而现在把目标放在了作者是如何将槐花的美用准确、规范的语言表达出来。槐花很美,文字更美。如何让孩子充分感受语言之美、表达之妙是我们语文老师必须去思考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白茫茫”,读着这三个叠词,眼前早已是漫山的槐花,再加上恰到好处的比喻:似瑞雪初降,槐花的多,槐花的雪白更加形象具体。先远看,再近看;一个“抱”,一个“挂”;一处像玉雕的圆球,一处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这样的表达顺序,这样的一一对应,需要引领孩子去感悟。在学生充分感悟的基础上,再让孩子将优美的文字背下来,这样的背诵是水到渠成的,不仅背诵了描写槐花美的文字,还积累了表达的方法、表达的节奏、表达的顺序。

二、享受孩子乐

师:如果,你来到了槐乡,你最想干什么?

片段一:我想吃槐花饭。

师:请你告诉大家,槐花饭怎么做的,又怎么个吃法?(生读课文,提醒学生关注作者整齐、准确的表达,为下面的迁移作有效铺垫。)

师:你能否根据自己的口味,也来制作一份槐花饭呢?

生:吃辣的,撒上胡椒粉,拌上老干妈,浇上辣椒油。

生:吃甜的,撒上白糖,拌上番茄酱,再浇上槐花新蜜。

反思:之前的教学设计,主要的目标是领着孩子去探讨槐花饭是怎么做的,是怎么吃的。而现在将目标定在语言的习得上。语言习得是需要训练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选好、选准语言的训练点。安排学生根据自己的口味来制作槐花饭,目的就是让学生把在朗读、对话、复述中习得的语言加以运用。“吃辣的,撒上胡椒粉,拌上老干妈,浇上辣椒油;吃甜的,撒上白糖,拌上番茄酱,再浇上槐花新蜜……”这是课堂上孩子的语言,孩子在这样的对话中,习得了富有节奏和生命力的语言。

片段二:做一做槐乡的小姑娘。

片段三:做一做槐乡的小伙子。

反思:如果说,槐花美是通过诵读来感受的话,那么,槐乡的孩子的乐,用采访、说话的方式来感悟是最恰当不过了。孩子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在这里只是帮孩子和文本搭一下桥,牵一下线,学生在与文本,老师的对话中积累、内化语言,又通过变换角色的方法“外化”语言,言与意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是可以兼得的。因为有之前孩子、老师、文本的充分对话,这里学生的复述就显得很顺当了。

对比以上两次教学,其实最大的区别就是教学目标的不同。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也是学生阶段性学习的一个终点。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寻找有效的途径实施教学,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习得语言,发展语言。让我们的课堂教学从目标出发,用准确的目标来引领孩子少走弯路吧!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篇4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所谓同化,即将对象纳入到固有的心理图式(即认知结构)。所谓顺应,指主体心理图式的改变以顺从对象。语言的感知归根结底是人的认知结构对言语的同化与顺应。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

小学生作为学习语言的主体,只有在反复将文本语言同化、顺应、外化的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那么,这样的语文课究竟该怎么上呢?语文课上同化、顺应、外化的语言实践活动究竟该怎样设计呢?实践中,教师要针对不同教材确定不同的语言训练基点与目标,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情境下进行生动有趣的同化,继而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活化理解、顺应,最终使文本语言成为自己的生动形象的语言图式。实施中,要从“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创新”几个层次实现学生语言图式的构建。下面笔者撷取几位特级教师个性化的教学场景加以剖析,以求感受到语言教学的本真规律。

一、活化遣词造句的形式,为“用词”助一把力

【例1】现场语境

师:先看看“流利”这个词在哪一句话里,找出来读读,看看是说什么的。

生:(读)那位同学读得很流利、很有感情,周总理不住地点头。

师:这里的“流利”是说读书读得熟练――还记得这首诗吗?谁能背下来?

生:(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师:他背得怎么样?谁能说一说?要求用上“流利”这个词。

生:同学背古诗《锄禾》,背得很流利。

生:同学背得多么流利,多么有感情啊!

师:请小朋友观察我在干什么,然后用“流利”说一句话。(老师拿出钢笔在纸上作写字状;钢笔不下水,甩了甩还是不大出水)

生:于老师在纸上写字,钢笔不大出水,写字很不流利。

师:换一支笔,看看这支笔怎么样。(用另一支笔很流畅地写出了“高山流水”四个字)

生:于老师这支笔写字很流利。

生:于老师用一支彩色的钢笔,很流利地写出了“高山流水”四个字。

这是于永正老师在指导低年级学生造句时,用的一个“绝招”。词语需要理解,而理解有多种方式。照搬词典、以词解词难免囫囵吞枣,实物印证、表演体验往往传形不传神。汉语的意合性、模糊性,往往决定词语的理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不清意思,但却能用得恰当。一个词语放到了生活化的现场语境中,才显出它的分寸感、妥帖感。要知道:现场运用是理解的最高水平,能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深的痕迹。每当看到这个词语时,那实实在在的情境就会在头脑中再现。说话写作中,对本词的应用就会呼之欲出,信手拈来。因此,语言能力的形成也不能只是简单地停留在头脑的理解这一层次或是其他单一的方式,语言图式的掌握需要通过学生在同化、顺应的训练中逐步变得稳固、灵活、自如。

【例2】复述概括

苏教版六年级《莫泊桑拜师》一文词语丰富,薛法根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选编成三组有内在联系的词组:

孜孜不倦 焦急万分 直截了当

一无所获 万般无奈 滔滔不绝

全神贯注 用心揣摩 ……

每组的前两个词语描述的是莫泊桑学习写作的情形,后一个词语是福楼拜如何教导莫泊桑的情形。这三组词语的教学,既包括了词语的认读、理解,也隐含着文本的叙述线索,学生可以凭借这些词语复述作品大意。最后空缺的词语,是需要学生阅读福楼拜第三次教导莫泊桑之后的概括,可以填写:循循善诱、谆谆教诲等。这个教学片段薛老师以词语为支架,让学生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以降低复述的难度的方式来拓宽词语的广度,体现了学生深度理解文本内涵后的词语运用表达。这样的词语学习板块,把语言训练和学生的思考、想象、答疑、探究等活动统一起来,使学生在不断地分析、比较、判断、概括、想象等思维活动中,提高了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思想认识水平。

【例3】迁移重组

师:(板书:奇怪)什么是“奇怪”?

生:怪怪的,不明白。

师:在课文中找一找,它在哪里?

生:“奇怪的是,祖父也从来没有把鱼提去称一称。”

师:“奇怪”就是不明白,课文中还有三个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能找到吗?

生:疑惑、想不通、不太明白。(师相机板书)

师:(边说边画连接线)卖鱼的人有些怪异,让小作者感到奇怪、疑惑、不明白、想不通。让他疑惑的是哪一件事?

生:让他疑惑的是以前卖鱼的人每天把鱼送来,可是到现在还没送来,却要收钱。

师:后来明白了吗?

生:是大花猫把鱼吃掉了。

师:小作者不奇怪、不疑惑,想通了,也明白了,可我们却想不通,不太明白了。你会说一段话吗?说两层意思:(1)你不明白(用上四个词中的一个);(2)你们买鱼的方式和课文里买鱼的方式有什么不一样?

生:让我感到奇怪的是,我们平常买鱼是到菜场里去买的,而课文里卖鱼的人却挨家挨户地把鱼挂在屋檐下。

师:地点不同。

生:让我不太明白的是,我们去菜场买鱼时都怕小贩们短斤少两而与小贩斤斤计较,有时还要讨价还价。而这个卖鱼的人,开口说多少钱,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把钱给他。

师:付款方式不一样。

生:让我想不通的是,平时我们买鱼都是上午去买的,而他却是清晨三四点钟把鱼送到每家每户的。

师:时间不同。

……

这是特级教师贾志敏《卖鱼的人》的教学片段。这样教词语很新颖,妙在哪里?妙在一箭“三”雕:贾老师用一个“奇怪”,牵出了课文中的三个近义词“疑惑”“想不通”“不太明白”。接着让学生到文中找到让小作者奇怪的是什么,疑惑的又是什么,学生明确了文本内涵和语言形式以后,贾老师设计了一个巧妙的话题。这时,学生要转换角色,联系生活,逐渐将文本语言迁移重组,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使学生的情感达到高潮。贾老师联系课文内容学词语,发现了作者的一条情感线索;运用中学词语,词语活了,化为学生的血肉;联系生活学词语,融汇了掌握词语和心理健康疏导。这种将语言的训练融合于对文本的理解之中,连接吸纳与倾吐两个层次,进行扎扎实实、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就是“语言的同化与顺应”。促进学生对文本语言有认识、有情感体验、有价值判断、有内化运用,全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

二、关注语段表达形式,为“用句段”助一把力

1.依托句式,激活话题,推动积累运用

实例

师:在作者的记忆里,对水有着一种特殊的感觉。谁能用“在我的记忆里, ”的句式,借用课文中的内容说一句话?

生:在我的记忆里,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生:在我的记忆里,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是村里人说得最多的话。

生:在我的记忆里,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

生:在我的记忆里,只有下雨的日子,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

生:在我的记忆里,下雨的日子就像过节一样。

生:……

从学习语言的规律来看,学习语言首先要有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更高的层次便是创造。“积累―模仿―创造”是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由于小学生词汇的贫乏,认知经验的局限,对于许多精彩的课文及片段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独到之处,尚不能理解透彻与鉴赏,因而学习语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的分析,而是靠对语言的直接感受、积累、运用。通过系统的同化实践,逐步掌握句式的各种结构、节奏,书本的语言就会变成自己的活的语言,能够储存到长期记忆中去,再经过大脑的整合,成为有序的记忆组块,一旦用到某些句式的表达方法时,就会涌上笔端,运用语言的能力自然会大大提高。文质兼美的语言唯有在运用中,才能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语言,进而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薛法根老师的这一教学片段,借用课文内容,运用文本中特殊的语言句式进行说话训练,是简单而有效的教学策略。

2.立足语段,渗透方法,推动模仿创造

【案例1】结构段

以《猴子种果树》为例,课文写了三个内容雷同的段落:乌鸦劝猴子改种杏树,喜鹊劝猴子改种桃树,杜鹃劝猴子改种樱桃树。而每个段落在语言表达上都隐藏着相同的结构,这个重点语段的教学,薛法根老师是这样进行的:

板块一:听故事,知“结构”。让学生认真倾听老师讲故事的第一个段落,听后让学生相继说出“谁来劝?怎么劝?猴子怎么想?怎么做”,从而知道语段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结构。

板块二:讲故事,化“结构”。让学生根据这样的表达结构,置换“鸟名、叫声、树名、农谚”,练习讲述后两个故事。

板块三:续故事,化“结构”。在讲述故事之后,教师扮演“猴妈妈”的角色,让学生都扮演“小猴子”,师生合作,续演故事:孩子啊,你辛苦了这么多年,怎么一棵果树都没有种成啊?这些鸟儿朋友劝你的话,到底有没有道理呢?既然都有道理,那你为什么还是一无所获呢?如果你以后再种果树,会怎么做呢……

这段教学设计反映出以下一些新的教学观念:

(1)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学习课文语言。教学的结果是学生获得课文的语言,能尝试运用或模仿课文语言结构说话,而不仅仅是理解课文内容。因此整个课堂设计将理解、积累和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创造”为最终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只是教学的第一步,可以有大量时间用来让学生进行读熟课文语言再讲故事等语言实践活动。

(2)新的语言图式通过语言实践活动“习得”。学生通过反复读、反复说,切实保证了运用“语言结构”练习说话的时间。通过多种形式的话语建构实践体验,就能够形成“语言定势”,这就是语感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说话,还能有效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举一反三编故事。其实质是让学生通过“模仿创造”性的说话练习,在语言实践中同化课文中新的语言图式。因为新的语言图式只能靠学生自己“习得”,而不是靠教师教会的。

【案例2】中心句

师:课文最后写了这样两句话。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板书: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你能引用课文中的内容,将“槐花飘香”四个字的意思说具体吗?

生: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这时候,连风打着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生: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中午,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

生:……(略)

师:是呀,槐花是香的,心中是喜的。五月,还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板书: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

生: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小小子呢……

生: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小朋友临走时……

生:……(略)

师: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用一句话写了这篇课文的意思。发现了吗?这个小节和前面三个小节有什么关系?

生:这是一个总结句。

师:开头的话,叫总起句;放在结尾,叫总结句。这样的句子就是文章的“中心句”。(板书:中心)前面三个自然段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师:如果用这两句话作为开头,你们会写一段话吗?如果换句子,能围绕它写吗?

生:能!

师:(板书:今天是个好日子

)请你围绕这个句子写一段话。

生:(自己练笔)

这是薛法根老师教学《槐乡五月》的片段。薛老师运用课文结尾的总结句,设计了一个围绕中心句说具体的练习,既能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又能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内化,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了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方法。课文学到尾声,教师并没有草草结尾,而是巧借文本,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再一次帮学生搭建了“模仿创造”的平台,让语言训练走向更高层次。书面语中的词语运用经过提炼、加工、润色,准确、不重复,语法结构须完整,条理须清楚。因此,语文课上的“说”和“讲”都不能代替读,更不能代替写。否则,语言没有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较深刻的痕迹,就会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步消失。好文章的词汇、句式、表达方法,要靠写来揣摩、领会、学习,要靠背诵来记住,否则到用的时候就容易出现用词不当或文理不通的现象。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范文 篇5

一、让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发展

儿童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和亲人一起度过的。教师应该围绕教学主题,开发家庭生活中有价值的真实素材,开展教学活动,让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发展。

1.家庭生活从小事做起。课前,我给儿童布置作业,要求儿童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通过讨论、交流、调查研究懂得家庭生活中常用的接人待客礼仪、文明礼貌用语、生活自理技能、生活自救常识、关心长辈言行等。回到家中自觉做到:来客人时,问好、让座……;长辈回家时,打招呼、接包……;早上起床,自己穿衣、叠被、洗脸……;小刀把手划破了,撒上点消炎粉,用纱布简单包扎……;奶奶病了,给奶奶拿药、倒水……。在家庭生活中,儿童只要注意从这些小事一点一滴做起,就会在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课堂创设家庭生活情境。“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这是教育认知名言。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儿童家庭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让小组同学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教室里现场模拟表演,参与生活,就会明白生活中做人做事的道理。每个家庭的生活习惯不同,招待客人的礼仪也不同,只要对客人说话有礼貌,待人热情就好。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很多家庭生活体验的情境,让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自理、自立、懂礼仪,在生活中不断发展自己。

二、让儿童在学校生活中发展

儿童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而学校是儿童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应该围绕教学主题,开发学校生活中有价值的真实素材,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使儿童在学校生活中发展。

如,教学北京师范大学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和秋天一起玩》一课,不是简单的照搬教材中所呈现的画面,而是在学校操场百年的家槐树下,利用校园资源,以活动“玩”为教学主线,要求学生玩得有趣,玩得有意义,玩出有创意的作品……。真实的活动情境,激起了儿童高涨的情趣,儿童们有创意地玩,玩得开心,玩出了作品。展示玩的成果时,草地上摆满了学生作品:黄绿的槐树叶制成了手链、项链;两片柳树叶夹在小辫子上成了发卡;毛毛草成了扮演老人胡须的道具;“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成了数树叶游戏的台词;杨树叶做成了金鱼;几个小男孩给老槐树贴上了笑脸;树枝上垂挂着红红绿绿的彩纸条……在一声:“槐树爷爷再见!”的瞬间,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创作的快乐,体验在校园中游戏的乐趣,拟人化的槐树在儿童心灵中不再是司空见惯的槐树了,是亲人,不可伤害的。利用校园资源,儿童走出了教室,在校园玩的过程中,发展了自我。

三、让儿童在社会生活中发展

儿童的视野一天天扩展,必然要走出家庭,走出学校,到更广阔的空间活动。教师应该围绕教学主题,例如让儿童利用星期天随着父母深入到街道、商店、果树园、庄稼地、树林里、小溪边,去观察,去发现,去找秋天。孩子们带回的“秋天”是真实的,体验也是深刻的。有的同学播放家长协助拍摄的家乡秋色风光录像;有的同学展示了用温度计测量的家乡秋天气温变化记录;有的同学带来了自己家秋天才收获的玉米、大豆、谷子、小豆等作物种子;有的同学带来了枫树叶、松树叶、槐树叶等植物叶子……。全班同学都发现了家乡的秋天,有讲不完的秋天趣事,有问不完的秋天问题。开发社区教学资源,给儿童创设广阔的活动空间,让儿童在社区生活中不断发展。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范文 篇6

一、情境创设,激趣促学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在导入课文时,我利用的交互式白板带给我们的便利,利用“电子笔”轻轻一点直接导出五月槐乡的录像,欣赏槐花的美。学生一下子就被这么美丽的槐花吸引了。这对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整节课的顺利进行敲响了动人心弦的第一锤。

二、多元互动,品词赏句

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多媒体课件更多的是演示功能,教师运用PPT、FLASH等制成的语文教学课件,因其内容无法更改而使演示过程中学生无法参与,对于一些发散型思维题,即使老师有预设但要按照学生的回答来演示也不易做到,更不要说解决课堂突发性问题了。而用白板技术制作的“课件”,老师和学生可以在白板上面亲自操作,随时在计算机界面、网页上和光盘播放界面上进行标注、画图,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能与老师进行讨论,可以及时修改错误,充分发挥起师生间教与学的互动性,从而也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不必受到课件的约束,可以随着学生对于文章的把握以学生为中心来随时调整自我的教学。例如在教学《槐乡五月》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品析词句,感悟槐花的特点。学生们细读第一段课文后,各自感悟,在重要的或有感悟的句子、词语下面划横线或圆圈。为了及时得到同学们的反馈信息,我利用白板的勾画和批注功能,请学生走上讲台,拿起感应笔,在白板上直接勾画、批注,谈自己的感悟,把自己的感悟带进朗读里,将有感情的朗读训练到位。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不仅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而且学生们也从中学到在阅读中如何进行批注,课堂的效率大大地提高了。

三、灵活调整,有效生成

我们都知道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有不少生成性的教学,创造出了许多未曾“预约”的精彩,给语文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绚丽色彩和迷人风景,生成也成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致力追求的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境界。传统的多媒体课堂其最大的缺陷在于课堂教学中所遇情况教师不可能全部考虑到。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教师准备的PPT、AUTHORWARE、FLASH不同时,因课件无法及时修改,教师也就无法随生而变,学生的问题只能被忽略;如果教师关注学生出现的问题而置PPT于不顾,又不能很好的利用多媒体资源。而交互式电子白板进入课堂,为我们课堂教学带来了新鲜的学习气息。例如我在教学《槐乡五月》时,学生在品读:“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这一句子时,语感好的余琪觉得这两个句子都是从声音开始,很整齐,很像诗。我听后颇有同感,随即调整,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拖拉功能将这两个句子逐行显示,改变了一下形式,还真成了一首诗。学生再读,感受到了语言诗一般的韵味。趁此机会我推波助澜让学生展开想象:还有谁也被槐花吸引来了?你也能像这样用诗一般的语言来描绘吗?看看谁想得最奇特,说得最美。汇报时学生的表达精彩纷呈,诗一般的语言在课堂上流淌,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特殊演示,突破难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放大、缩小、聚光、拉屏等特殊功能,使得我们的教学形象具体,动静结合,交互性强,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破重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槐乡五月》时,我巧妙地运用了电子白板的标注、探照镜、拉屏等功能将知识进行重点部分的强调,当我出示了五月洋槐开花时槐乡的小姑娘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飘飞于花乡的画面时,我就运用了探照灯将学生的视线集中到人物体态和表情上,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人物体态和表情感受到槐乡小姑娘飘逸的体态和飘飞的快乐心情;在此基础上,我则运用了拉屏将五月槐花盛开的美景逐一重点呈现,让学生“闻”到槐乡那飘散的花香,从而体会到文中“飘”字所用的精彩。

五、资源整合,延伸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