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优秀3篇》
“教案与教学并重”的教学设计在理论、方法和过程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上都兼取两者之长并弃其之短,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优秀3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3.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友"的习惯。
学习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学习难点
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学习准备
收集读书的名言,整理自己读书的方法。
课前准备
①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①同学们,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并且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带哪一样呢 (指生说)是呀,钱 不行,这东西一用就用完;照相机 不好,这么多的景点,哪装得下……这道题还真让我们很难做出选择。环绕世界旅行需要多长时间呢
②出示课文课件,学生朗读出示资料:
麦哲伦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用了整整3年。
日本一位71岁老翁独自完成环球航行历时234天。
2006年,中国人首次完成帆船环球航行历时185天。
③学生配乐朗度地二自然段,并齐读最后一句话:我相信我会选择书。
你对作者的选择有异议吗
④出示作者小资料揭示课题:
本文是在1974年的世界儿童图书节上,英国著名女作家尤安艾肯,她作了热情洋溢的献辞。齐读课题,认读"侣".猜猜作者在本文中写了什么
二,读书交流,体会作者情感
1作者为什么会选择书陪伴自己旅行呢
自由读课文,用划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
①学生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汇报交流"为什么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
指名读有关的句子。
◆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真想不到你懂这个!"这里把书比作了朋友,每次见到朋友,感觉都是不一样。特别是"真想不到你懂这个!"好像是又对朋友发现有了一个的发现,这个发现非常的意外,叫人惊讶。
b.你对朋友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指名说)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a."你每天都回家……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这句把看书比作是回家一样,即使是非常的熟悉了,但偶然还会有新的发现。
b.指导感情朗读。
◆课件出示三个反问句
a.读了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都是反问句)
b.给他换一个说法。(指名说)
c.从三个反问句中你体会到什么了 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写话:在你的眼中,一本你喜欢的书又是什么呢
一本好书能让人"常读常新",就像 ,就像 .
小结:读书也是这样,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你有这样的感受吗 交流。
随着回答课件出示句子: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②自由读这几句话,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读了这几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从哪体会到的
◆(读了第一句话,我体会到就是读同一本书,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我从"总能"和"不管"体会到的。)
你能把体会到通过朗读读出来吗 (指导学生朗读)
◆(读了第二句我体会到作者非常喜欢读书,就是同一本书,他也是百读不厌。我从"一遍又一遍"体会到的。)
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 (指导学生朗读)
◆(读了第三句我体会到作者很喜欢书,因为他把书当作了朋友一样,当作了人似的,读书就好像是在和朋友说话一样。而且书也是想读就随时能读的。我是从"就是"和"随时想去就去"体会到的。)
(作者喜欢一遍又一遍地读那一本书,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发现,而且书可以随身携带,你想读的时候就能拿出来。如果是一本人物传记,就好像是你在交一个朋友;如果是一本介绍名胜古迹的书,那就好像是到那个地方旅游了一趟似的。)
能把体会到的读出来吗 (指导学生朗读)
④把三句话连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加深体会。
⑤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会带上一本书陪伴自己的旅程,是因为(点击课件引说三个句子)
⑥引导学生提问。读了这三句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比一比,谁提的问题最有价值。
生可能会问:为什么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为什么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怎样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 为什么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2,过渡语:作者不仅爱书,而且会读书,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读书方法
齐读第七自然段。作者这样一遍又一遍的读书方法,划出表示先后顺序
的词语。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吗 全班交流。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师生交流,师随学生回答总结板书(揣摩,续编,品味,梳理,想象,判断)
过渡语:这一趟下来,都可以把书读上一百遍,最终能背诵下来。
③汇报交流"为什么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
◆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把书比作了朋友和故地。)
◆作者为什么这样比
3,诵读名言,积累语言
课件出示部分读书名言,师生互读。
4,作者号召我们该怎么做呢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三,感情诵读,体味情感
在领悟表达方法的过程中,将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进去。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作业设计:
1,根据课文中的读书方法以及同学们交流的读书体会,整理读书卡。把以前读过的书拿出来读一读,按照作者的读书方法,看看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及时做好记录,到本单元的语文实践活动时我们一起来交流。
2,推荐阅读《书比人长寿》.学习。
3,整理自己的读书方法,收集名人读书小故事。
课后反思:
第一堂语文教研课,我选择了一篇散文《走遍天下书为侣》,文章比较简单易懂,可正是简单的文章要上的出彩也不容易。40分钟下来,我由一个当局者变成一个旁观者,冷静下来,细细回味,感触很多。
一,语文课应该以读促悟,而不应该是教师支离破碎的讲解。课堂应该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而且尤其以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最为重要。可是真正上起课来,发觉自己领会到的只是皮毛而已。课上,我给了孩子们读书的时间,但我清楚,那只是为了读而读,是做给人看的读。草草读过两遍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进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我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内涵,上课之前,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也包括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想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或许是因为看得太多,所以我想得就渐渐的多了,竟然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既想让学生读懂课文,又想讲课堂的容量增大一些,事实证明,这样的备课是失败的。在文章的重点部分,学生读得不够,而且感觉读的方式比较单一,对于文章的内涵体会得就不到位,现在想想,就是缺少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所致。如果我不剥夺学生读书的时间,如果我不是一味按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而是给孩子深悟文本的时间,也许孩子们自身的感受会更加深刻。
二,摆正教师和学生的位置。今天的课堂使我深深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的舞台,而是学生的园地。我是引领者,点拨者,却不应该是包办者。在以前的讲课中我真的知道,自己讲得过多,但就是找不到症结所在,就是不知道根源在哪里。现在想想,就是我把自己放错了位置,我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生怕他们出现偏差。可是我应该知道,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我不能用自己的感受去揣度学生的感受,用自己的行为代替学生的行为。课堂上,学生才是主角。
三,课堂的灵活性。也是因为课前准备的不充分,其实,在设计导语的时候,我也想到了读过书的学生,会跟着课文的内容走,或许会贴着书这方面的内容来交流,但实在是也没有想出更好的,所以我仍然没有修改导语,也没有将过渡语设计好,以至于在学生交流书中的内容的时候,我甚至有种不安的感觉。
我想在教学上自己还是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必须要多多学习。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篇2
尊敬的老师,您好!我是来自零六级一班的35号高婷。今天我说的课文是《走遍天下书为侣》。
一、说教材
1.教材位置
《走遍天下书为侣》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一组课文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在教材的p9―11,其中p9―10为课文内容,p10―11为思考、练习及阅读链接。
2.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包括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本组课文是以“我爱读书”为专题的,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能使学生感受到书能让生活变得轻轻而舒适,让人生变得充实而智慧。
品读课文,脑海中逐渐浮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人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在苍茫的大海上以书为侣,享受着阅读的乐趣。面对漫长而孤寂的旅程,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带一本书上路。书如友,书似家,每读一遍都像故地重游,会有新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反复地读一本喜爱的书,真像与一个朋友同船而行。
3.编者意图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高年级的教学要求是“能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领会有内涵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走遍天书为侣的原因和方法,感悟作者对书的热爱,并受到启发;二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明观点的,他的说明方法及表达方式,体会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三是进一步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4.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①认识“侣、娱”等四个生字,会写“侣、娱”等九个生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喜爱的语句,背诵第七自然段;
③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将书作为伴侣的原因,感悟读书方法。
5.教学重、难点
重点:
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②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友”的习惯。
难点:
①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发;
②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体会文章的表达手法。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刚刚跨入高段学习的时期,理解力、观察分析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正快速发展,加强对学生理解力、观察分析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说教法
1.信息收集法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应“初步具有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前,我会让学生多渠道多途径搜集读书名言和读书方法,培养他们搜集信息的能力以及从搜集到的信息中提取有益于自身学习的知识的能力。
2.读书指导法
通过让学生读书,在读中学习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同时,我也会适时地对学生读书加以指导,引导他们对自己在读书中的方法产生思考。
四、说学法
1.联系生活法
“语文的学习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新课标点明了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学中,必须将课堂与生活进行有效的整合。在《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的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联系实际,从自身经验出发,感受课文内容。我会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读书实际,谈论应该怎样读书,认识到只有将读书与思考相结合,才会有所收益。
2.合作探究法
新课标尤其倡导要培养学生的个人意识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因此,课中应组织讨论本课的重难点问题,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促使教育目标的顺利达成。
五、说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我一共分三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我会利用交流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入品味情感,体会文章的表达手法;第三课时,我会在解决课后练习的同时,引导学生再次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完成本课所有的教学目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我一共分了三个步骤来说本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感知情感
1.我会用这样的导入语: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冰心先生童年时期读书的故事,到艾肯先生对读书的见解,都可以看出他们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大致了解到了作者将书作为伴侣的原因,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
〖我这样设计导入语的目的是以名人的事迹作铺垫,从学过的知识入手,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到新的课堂学习当中。〗
2.我会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为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样的设计有两个目的,一是检查学生课后复习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定好阅读教学的“调”,即情感。〗
(二)体悟表达方式,品味情感
1.首先,我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爱读书的深厚情感,是如何表达的?”学生将会在这个问题的牵引下细读课文,在读书中思考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让学生学会在相关的语句上划上记号,在语句旁作好批注。
〖这样设计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然后,我会让学生分析作者用“假设”表达情感的手法。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中相应得句子和段落,指导感受交流,如:第1自然段中可供选择的事物应读出疑问的语气,以突出作者对书的忠爱之情。
2.在分析本文“比喻”的修辞手法阶段,我会让学生阅读语段: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让学生品读语句,体会作者把书比作伴侣的忠诚,把书比作朋友的亲密,把书比作家的温馨,把书比作对故地的依恋。然后,让学生把这三个句子连起来,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比喻的精妙。
3.在分析本文“反问”的修辞手法阶段,我运用交流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反问”的修辞手法。首先,我会让学生阅读语段:
【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意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了吧?】
让学生说出该语句的言外之意,认为到与书每一次新的接触都让作者爱书的情感更进一层。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了解体会反问、质问的语气。
(三)朗读全文,回归整体
我会用激昂的语调对学生说,“让我们带着对书的热爱再次感受作者的表白吧!”通过交流品读中的思维碰撞,以及对作者表达方法的学习,读好这篇课文也就变简单了。
(四)扩展阅读,制定阅读计划
这一阶段的教学,我会让学生朗读诗歌《神奇的书》,引导学生讨论作者的表达方式,让学生针对诗中描绘的书的神奇作用,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发表感想。最后让学生制定并说出自己的读书计划,这样的设计意图是在学生阅读感悟有所沉淀内化时,顺势拓展新的阅读内容,让学生有宣泄、展现自己情感与能力的空间。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给爸爸妈妈讲讲自己学过课文后的感受;
2.给9个生字组词,比比谁写的字最工整。
〖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掌握拟定的教学目标。〗
六、说板书设计
3.走遍天下书为侣
伴侣——忠诚
朋友——亲密
① 书是: (比喻)
家——温馨
故地——依恋
… …
② 你不会… …你不会… …?(反问)
我依据课文内容,把书在作者心目中的形象及赋予的含义一一地罗列出来,板书清晰明了,让学生更易理解课文内容。这样的安排,逻辑性很强,让学生轻松快乐地把握课文脉络及体会作者的情感。在学生了解课文脉络的同时,注明重点学习的修辞手法,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吸收新知识。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 篇3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如果你独自船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
同学们的回答真是多种多样,老师刚才问你们的问题,是英国作家尤安。艾肯曾经假设的,那么她作出了怎样的回答呢?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1~3自然段。
2、抽生读,边读边引导以下几个方面:
⑴ 体会所罗列的事物应读出疑问的语气。
⑵ 体会“毫不犹豫”的意思:
(一点也不迟疑,坚决果断)她对常人难以作出选择的问题,会坚决地选择一本书,你体会出什么了?
⑶ 读出坚定的语气。
⑷ 像文章的第一到三自然段,作者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这叫设问句。你能不能也自己试着说一个设问句?抽生交流。
⑸ 分角色读:
第一自然段女生问,第二三自然段男生答。
3、小结:
由此可见,作者的回答坚决果断,她的回答是:走遍天下书为侣。侣是什么意思?那题目你是怎么理解的呢?知道了作者的选择你有什么话想说?(为什么只带一本书?这一本书她怎么读?)
二、深入学习课文
同学们接着读课文,找出作者以书为侣的原因与方法:
1、理解作者以书为侣的理由:
茫茫旅途,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作者长久地以一书相伴而不厌倦?
交流,重点体会。
⑴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位朋友,就像你的家。
① 启发引导:
这句话是个比喻句,把书比作了什么和什么?
从中你体会出什么?
启发引导:
作者把书比作了朋友,让你体会到什么?
当你孤单寂寞时,朋友会──陪伴你,当你伤心难过时,朋友会──安慰你,当你孤苦无助时,朋友会──热情帮助你,谁不愿意与朋友在一起呀,作者把书比作自己的亲密的朋友,你体会到了什么──对书的热爱。
朋友所给予的'不止这些,我们看下文:
“你已经见过一百次了……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可见即使是老朋友,每次见面感觉不同,也会有新发现,新惊喜,新收获。
读出惊喜与热爱。
② 启发引导:
那作者为什么把书比作家呢?
家给人以温馨与留恋,而且家每天都回,谁也离不了,作者就把书和家相比,表明了对书的喜爱犹如──对家的喜爱一样。读自己喜爱的书,就如同回到温暖的家。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对书的热爱)
不止如此,我们看下文:“你每天都回家,可……光线怎么那么美!”虽然天天回家,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发现不同的美,给你带来新的惊喜,新的收获。读出惊喜与热爱。
③ 小结:
书像朋友,像家,让人热爱,同时给人惊喜,请同学读读第五自然段。
朋友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都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书如同朋友与家,常读常新,百读不厌,正如她所说:“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2、那么作者坐在船中是如何反复阅读一本书的呢?
交流,重点体会:
⑴ 首先──思考写作意图。
然后──续编故事、欣赏片断、找忽略的地方,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
最后──想象。
引导多种形式读,达到背诵。
与书交流,由书引发思考、想象,难怪作者说这正值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也难怪作者会选择走遍天下书为侣了。
⑵ 你从中学到哪些读书的好方法呢?
⑶ 作者的。做法让你想到了哪些读书的名言呢?
⑷ 同不们,我们平时也读了很多书,你有什么好的读书经验,与大家交流一下,如果用上首先……然后……最后更好。
⑸ 小结:
我们平时总是更在意读书的数量,大部分书都只是读过一遍而已,学习完这篇课文,希望大家也能学着作者将一本书读精──一遍又一遍地读,相信每读一遍,你就有一遍的收获。
3、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引导体会 :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随时想去就去说明什么?(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
故地是什么意思,把书比作故地说明什么?
从中体会出什么?
(对书的浓厚的情感,对一本收喜爱到了百读不厌的程度。
三、拓展
在作者眼里,书是朋友,是家,是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书真是神奇无比呀,请同学们阅读《神奇的书》看看作者又把书比作了什么?
抽生读,体会书的神奇所在。
你也读过很多书,那么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
四、小结
愿同学们也能喜爱读书,像作者一样:“走遍天下书为侣”。
五、布置作业
课后将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像作者那样,再多读几遍,看看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