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大全 > 国学经典 > 文言文 > 《南辕北辙》文言文详解 典故《南辕北辙》寓意启示【优秀10篇】正文

《《南辕北辙》文言文详解 典故《南辕北辙》寓意启示【优秀10篇】》

时间:

“南辕北辙”这则成语的辕是车杠;辙是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辕向南辙向北,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如下是编辑给大家整编的《南辕北辙》文言文详解 典故《南辕北辙》寓意启示【优秀10篇】。

《南辕北辙》作品原文 篇1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1之,中道而反2,衣焦3不申4,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5,方6北7面而持其驾8,告臣曰:‘我欲之9楚。’臣曰:‘君之楚10,将11奚12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13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14者15善16。’此数者17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18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19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20至楚而北行也。”此所谓南其辕而北其辙也。

《南辕北辙》译文 篇2

我今天来上朝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了一个人,正在面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很好。’我说:‘你的马虽然很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路费很多。’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这几个条件越好,就离楚国就越远罢了。

作者简介 篇3

你想这六条要求,与中央开出的六条款约,简直是南辕北辙,相差甚远,有什么和议可言。

如果没有好的学习方法,那么再刻苦认真,也只能是南辕北辙,会背道而驰。

《南辕北辙》作品译文 篇4

魏王想要攻打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季梁听说这件事后,半路返回,来不及抻平皱缩的衣服和去除头上的尘土,去拜见魏王说:“今天我来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一个人,正在面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去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很精良。’我说:‘你的马虽然很精良,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路费很多。’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这几个条件越是好,就离楚国越远了。大王的行动是想成为霸王,举止是想取信于天下。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锐,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有好的名声。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您)距离称王的事业就越来越远了。这就好像到楚国却向北走一样。”

原文 篇5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南辕北辙》主人公介绍 篇6

季梁,春秋初期随国大夫,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是我国南方第一位文化名人,开儒家学说先河的重要学者。

魏王,战国时代大王。公元前334年,魏惠王正式称王,更改元年,至前225年秦将王贲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城,水淹三月,城内死伤无数,“魏王假”投降,魏国灭亡。

趣味寓言故事 篇7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他带上很多的盘缠,雇了上好的车,驾上骏马,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楚国在魏国的南面,可这个人不问青红皂白让驾车人赶着马车一直向北走去。

路上有人问他的车是要往哪儿去,他大声回答说:“去楚国!”路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应往南方走,你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对。”那人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我的马快着呢!”路人替他着急,拉住他的马,阻止他说:“方向错了,你的马再快,也到不了楚国呀!”那人依然毫不醒悟地说:“不打紧,我带的路费多着呢!”路人极力劝阻他说:“虽说你路费多,可是你走的不是那个方向,你路费多也只能白花呀!”那个一心只想着要到楚国去的人有些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难的,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着呢!”路人无奈,只好松开了拉住车把子的手,眼睁睁看着那个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

那个魏国人,不听别人的指点劝告,仗着自己的马快、钱多、车夫好等优越条件,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那么,他条件越好,他就只会离要去的地方越远,因为他的大方向错了。

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南辕北辙》成语解释 篇8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成语“南辕北辙”出自本寓言。

《南辕北辙》刘向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南辕北辙》成语故事 篇9

魏王想攻打赵国,季梁劝他说:"我在大路上遇到一个赶着车向北走的人,告诉我说:‘我要去楚国。'我问他:‘你要去楚国,为什么要向北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您的马虽然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我的路费很充足。'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又说:'给我驾车的人本领很高。'他不知道方向错了,赶路的条件越好,离楚国的距离就会越远。

现在大王动不动就想称霸诸侯,办什么事都想取得天下的信任,依仗自己国家强大,军队精锐,而去攻打邯郸,想扩展地盘抬高声威,岂不知您这样的行动越多,距离统一天下为王的目标就越远,这正像要去楚国却向北走的行为一样啊!"

译文 篇10

“今天我来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一个人,正在面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很精良。’我说:‘你的马虽然很精良,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路费很多。’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这几个条件越好,离楚国就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