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三年级教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9篇】正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9篇】》

时间:

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描写了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吞进了牛肚子,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在牛肚子里旅行》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9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反思 篇1

一、多种形式阅读,进行朗读体验。

故事内容能够抓住学生的心,使其一口气读完,放手让学生在课上读,分角色朗读,尤其是青头的话,句句在激励红头,给了红头信心。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理解,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会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同时他们也从读中感悟出生活中的哲理——遇到困难、危险时,帮助朋友、鼓励朋友。在危险到来时要镇定、还要学会乐观的面对。

二、品词析句,深入体会。

本课重在引导学生抓住青头语言及行动,理解青头奋不顾身帮助朋友的精神,并且能灵活运用知识救出朋友。而情意目标的达成并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它需要教师激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本人文思想的熏陶。语文教学需要文道有机结合,需要学生在感悟的过程中理解文本内涵。因此,在了解了红头的遭遇后,我让学生仔细品读描写青头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在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文字传达的情感。这既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体验,又培养了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地朗读,提倡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篇2

【课前解析】

《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科学童话。课文利用童话的手法讲述了两只小蟋蟀在玩耍时有一只不小心被牛吞进肚子里。另一只利用积累的科学知识帮助它从牛肚子里逃出来的故事。这篇课文将科学知识与童话融为一体,贴近生活,语言生动,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吸引读者。

关注文本:本文特别应该关注的就是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而这个路线就是本篇文章所要讲明的一个科学知识:反刍。

关注结构:课文按故事发展“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6段)写两只蟋蟀玩耍时的情景。第二部分(7-19段)写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第三部分(20-21段)写红头脱离危险后的情形。

关注表达:拟人的表达手法是童话不可缺少的因素。本课运用语言和心理描写的手法比较多。通过朗读感受两只小蟋蟀的心情变化。另外,本课从孩子们熟知的事物着手,素材贴近生活,让读者有亲切之感。

关注实践:心理描写和童话的丰富想象是本课的重要特点。所以,阅读本课,既要边读对话边感受两个小蟋蟀的心情变化,又要边讲边演,感受童话的丰富想象。

【教学目标】

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

18个词语。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重点】

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8个词语。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教学难点】

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策略】

识字板块可借助形声字的规律、归类识字法等来帮助认读。写字板块引导学生整体观察结构特点,再进一步关注关键笔画,正确规范地写好汉字。阅读理解板块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想象画面的方式,感受表达的效果。在给出一部分难懂词语的基础上,学生再有不容易理解的词语,可运用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式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咱、偷”等

10

个生字,读准“答、应”等

3

个多音字,会写“旅、

咱”等

13

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

18

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能按课文故事发展的顺序分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如果要出去旅行,你会选择去哪里?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

预设:我想去新疆,吃那里的哈密瓜、葡萄干。

预设:我想去延安,看看宝塔山,再到附近看看黄河壶口瀑布。

……

2、揭示课题:有位特殊的朋友,它的旅行经历可谓是处处惊险。它去了哪里?发生了什么?它到底怎么样了?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3、板书并齐读课题:(板书:10在牛肚子里旅行)

4、因为出现在课题中,所以我们来介绍第一个会写的字:旅。

5、介绍本文的体裁。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用惊险的旅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读课文。

提出默读课文要求,请同学们自读。

2、学习字词。

同学们课文读得非常认真。字词过关了吗?老师要考考大家。

(1)先带音读两遍,再去掉拼音读,然后组成词读。指名读、一条龙读。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反思 篇3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普小品文。文章通过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误入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惊险的“旅行”,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使学生懂得一些科学小知识。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活泼,内容充满童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发散性思维的空间和表达的机会。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1、多种形式阅读,进行朗读体验。

故事内容能够抓住学生的心,使其一口气读完,教师放手让学生在课上读,分角色朗读,尤其是青头的话,句句在激励红头,给了红头信心。教师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理解,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会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同时他们也从读中感悟出生活中的哲理——遇到困难、危险时,帮助朋友、鼓励朋友。在危险到来时要镇定、还要学会乐观的面对。

2、在教学的结尾,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红头遭遇困难时,是青头给予了帮助与鼓励,那青头凭借什么才能做到这些的?”学生们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感受青头的临危不惧和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最重要的是它有着丰富的知识同时能够灵活运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本人文思想的熏陶,自然而然地课文的情感价值观就水到渠成了。当学生读到:红头高兴得流下来眼泪:“谢谢你……”我问学生:“它还会说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问题又一次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最后,我用法国的一个谚语“人生无友,犹如生命中没有太阳”结束了本节课。

二、成功之处

本课教学中,我考虑到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阶段,而“复习”这一环节,我通过在大屏幕上出示一些上节课所学的新词:“蟋蟀、旅行、草堆、拼命、细嚼、消化、喷嚏、笑眯眯”,让学生在会读的同时,用这几个词语串联复述上节课所学的内容。通过复述课文大意,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情感,并能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阅读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生字以及词语,理解相关词语,区分“贮藏”、“蕴藏”;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并能通过读文章、查阅资料解决疑难。

教学重、难点:

学会查阅资料,解决疑难,并获取更多的知识。

教学准备:

1、有关书籍。

2、制作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旅行

说说“你去哪里旅行过?感觉怎样?”

2、完整板书课题

在牛肚子里旅行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

在牛肚子里旅行感觉怎样呢?

二、初读课文预习,整体感知

1、出示

读通课文,字字音准,句句通顺;

读了课文,你了解些什么?

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学生自学

2、交流

(1)读准字音:ɡú zhù

骨碌 贮藏

(2)区别:贮藏 蕴藏

3、开小火车轮读课文,说说读文后知道了些什么?

4、再轻读课文,还有哪些不明白或感兴趣的问题呢?

(1)小组交流,尝试解决个别疑问,提出最想研究的问题。

(2)大组绞流

老师归纳整理、并板书:牛的胃是怎样的?

牛的胃是如何消化食物的?

……

有些问题可以通过读读课文来研究,而有些问题需要查阅资料。

(3)提出研究要求

①老师提供书籍;

②老师提供有关资料(每组一份);

③点击校园网站;

④要求在交流时不看资料。

三、交流研究成果

1、牛的胃是怎样的?

(1)学生交流。

(2)研究问题不仅可以看,还可以动手画一画:请学生边画边讲解。

(3)引读课文:青头对牛的胃了解得很清楚,所以当红头认为自己马上要死而大哭起来的时候,青头安慰它说——

因为——

2、牛的胃是怎样消化食物的?

(1)学生交流

(2)多媒体演示,学生学做讲解员,向大家介绍。

(3)结合读文。

3、小组分解色朗读课文,谈谈自己对红头、青头的看法。

(抓住红头、青头说话的语气,读好课文)

四、小结拓展。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篇5

本课教学目标:

1、认识“咱、偷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8个词语。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能画出红头在肚子里旅c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2、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过程:

一、找出相关词句,体会真挚友情。

1、默读课文,至少找出三处来说明他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并根据表格提示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词语。

2、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朗读

3、小结交流回顾青头言行。

(1)当红头被牛吞到嘴里拼命喊救命时,青头是怎么做的?

(2)当红头被吞进肚子里害怕的哭起来时,青头是怎么安慰他的?

(3)当红头感到悲哀时,青头是怎么鼓励它的?

(4)当红头重新回到牛嘴里,但已经一动不动了,青头又是怎么做的?

4、教师小结:当朋友遇到困难和危险的时候,我们要给予帮助和鼓励,运用智慧战胜困难,青头就是这样做的,难怪课文中说“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

二、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1、学生交流回顾路线图,

2、学生说说讲故事和读课文的区别(比如:不用跟课文一模一样,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引导学生关注红头和青头动作及心情变化的词语等。)

3、师生合作讲故事。(由扶到放)

4学生抓住“关键词”练习讲故事。

5、同桌之间互相讲故事。

6、汇报展示

三、作业:

回家把这个惊险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独立认识6个生字。

2、概括1~7小节的主要意思。

3、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

4、通过阅读,体会红头在旅行中的心情,了解青头对他的鼓励和援助,感受青头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用自己的指挥热心帮助伙伴摆脱困境。并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理清课文层次:

1、出示:旅行

拼读:旅——提醒学生注意这个字的韵母。

师:这个“旅”虽然不是生字,可有的小朋友经常写错,尤其要注意右下部分的写法——书空。

2、旅行是一件让人感到快乐的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述的是——

出示课题:

29、在牛肚子里旅行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谁在牛肚子里旅行?

他怎么会跑到牛肚子里旅行?

旅行的过程是怎样的?)

板书:

怎么会

怎么样

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是——一只蟋蟀在牛肚子里旅行。

出示:蟋蟀

指导“蟀”右半部分的书写。

师:这是一个童话故事,通过它,我们会获得一些科学知识。

板书:童话(科普)

4、课文虽然很长,有20个小节,可它就是分成两个部分来写的——蟋蟀红头是怎么跑到牛肚子里的以及他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默读课文,分清课文的两个部分,做上记号——∥

二、学习1~7小节,了解并学习概括红头是怎么跑到牛肚子里的:

1、课文的1~7小节就告诉我们红头是怎么跑到牛肚子里的。指名分节读,思考:红头是怎么跑到牛肚子里的?

2、交流:

概括要点:※红头和青头捉迷藏

※红头躲在草堆里

(小蟋蟀红头和青头在捉迷藏,红头躲在草堆里,一不小心,被大黄牛吃草时吃到嘴里了。)

3、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可不是红头预料得到的,实属意外。

板书:意外

红头不得不开始他在牛肚子里的旅行。

三、学习8~10小节描写红头的部分,知道旅行过程:

(一)了解红头的旅行路线:

1、我们都很想知道红头在牛肚子里是怎么样旅行的呢?他到了哪些地方?请你自己读读这些描写红头的句子,看看能不能读懂:

出示: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叫起来。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了!”红头大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运动着。从第一个胃走到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来到了牛嘴里。终于,红头又看见了光明,可是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2、指名交流,出示图片,在图上用箭头标出所经地点。

3、 板书:

牛嘴

第二个胃 第一个胃

(二)体会红头在旅行中的心情,读好相关句子:

1、旅行应该给人带来快乐,但是,红头在这次旅行中,他的心情怎样?请你大声地读一读这些句子,体会一下红头的心情:

2、交流并指名读,读出红头紧张、害怕、绝望的心情。

3、引读:

红头正躲在草堆里,一不小心,和草一起被牛吃到嘴里了。吓得红头大叫——(“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叫起来。“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红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他觉得——(“那我马上就会死掉了!”红头大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红头悲哀地说——(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又紧张又害怕,(红头的声音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运动着,从第一个胃走到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来到了牛嘴里,)红头终于又看见了光明,但是它太累了——(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4、总结:看来红头的这次旅行真是——

(惊心动魄、险象环生……)

四、学习描写青头的部分,了解关于牛胃的知识,体会青头对朋友的友谊:

(一)了解关于牛胃的知识,学习准确地表达:

1、将红头从害怕、绝望、痛苦中拯救出来的是他的好朋友青头,虽然青头没有和他一起在牛肚子里旅行,但一直在指挥着红头从牛肚子里走出来。

板书:

指挥

2、青头是怎么指挥红头的呢?让我们先来读一读。

师生配合读,学生读青头说的话,老师读红头说的话。

3、出示青头的话:

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从来不会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牛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用来贮藏食物,只有第四个才是管消化的!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下去的草重新送回到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

4、请学生读媒体中出示的青头的话,说说你从中了解了哪些知识?

交流的过程中将相关的内容泛红:

牛在这时候从来不会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牛是怎么吃食物的

牛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用来贮藏食物,只有第四个才是管消化的!——牛胃的介绍

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下去的草重新送回到嘴里,然后细嚼慢咽——牛是怎么是食物的

※ 理解:“这时候”是指牛把食物吃到嘴里的'时候。

※ 读准字音:贮藏

※ 介绍牛的反刍:牛吃东西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会把吞下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咀嚼,这个现象叫做反刍。

出示:反刍

5、从青头的话中我们了解了牛的胃不同的功能,还知道了牛吃食物的一些特点,请学生连起来将了解到的说一说:

(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连贯、衔接)

(二)再读相关语句,体会青头对朋友的鼓励和援助:

1、青头对牛胃了解得很清楚,所以才能指挥得那么准确。让我们再来读读青头说的话,青头除了用自己的知识指挥红头,还给予了红头什么?你能读懂吗?

2、交流:

※ 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鼓励、安慰

※ 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鼓励

师:是呀!青头还在不断地鼓励红头,让他不失去信心,看,这儿还有两个感叹号。

(感叹号泛红)

板书:

鼓励

读好相关的句子。

3、当红头终于到了牛嘴里,动也不能动的时候,青头就爬到了牛鼻子上——

出示:

这时,青头爬到了牛鼻子上,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师:这及时的援助终于让红头脱险啦!

板书:

援助

4、青头一边——指挥红头,一边积极地——鼓励红头,不仅如此,还在关键时刻给予红头及时的——援助。终于让红头结束了这次——历险。可爱的青头还安慰红头说这次经历是——(读课题)

四、出示课后作业:

找自己的朋友,一个做红头,一个做青头,演一演它们之间的故事。

板书:

29、在牛肚子里旅行

童话(科学)

(意外) 怎么会

解救

青头 红头

指挥 鼓励 牛嘴 怎么样

援助 第二个胃 第一个胃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反思 篇7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普小品文。文章通过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误入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惊险的“旅行”,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使学生懂得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吃食时具有反刍现象。

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活泼,内容充满童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发散性思维的空间和表达的机会。文章渗透的科学知识,将一个有关动物生理学上的知识讲得有声有色,通俗易懂。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上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还应把握发散性思维训练的度。要根据语言文字材料的具体情况而定,适时地发散,适时地集中,才能充分掌握语言文字的内涵。想象是创新的前提,也是阅读之门的金钥匙。文中有关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想象和表达的机会。因此,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仔细品读相关语句,想象自己就是红头,在想象中朗读,在朗读中体验着红头的情感,然后借助填空题想象红头会遇到哪些危险?又会有怎样的感受?为学生搭建倾诉的平台,学生在角色互换中更深刻地感受了红头的危险遭遇,也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了解了红头的遭遇后,我让学生仔细品读描写青头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在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深入体会文字传达的情感。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地朗读,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体验。

在课接近尾声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青头凭借什么解救了红头?学生们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感受青头临危不惧,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并且能灵活运用知识救出朋友。而情意目标的达成并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它需要教师激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本人文思想的熏陶,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文道结合,可谓“水到渠成”。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篇8

学习目标

1、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和过程,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

2、初步了解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

3、培养学生遇事冷静,相互帮助的处事哲理。

学习重点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学前准备制作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用时:7分钟)

1、复习生字词。

2、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3、从红头的旅行过程中,你还发现牛吃东西时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1)、学生读生字、词。

2)、回顾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3)、认读下列词语。

蟋蟀答应可怜拼命

疼痛细嚼慢咽笑眯眯

5)、红头被大黄牛吃到嘴里以后,他的心情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深入研读,了解课文(用时:20分钟)

1、出示文段,引导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连起来介绍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2、组织交流,学习“反刍”。

3、组织交流,引读课文。

4、抓住红头、青头说话的语气指导朗读。

1、自由读课文第5~17自然段,思考: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旅行的?从文中划出红头所在地点的语句。

2、再次快读该语段,思考:牛吃东西时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3、结合课文和收集的资料,说说牛胃是怎样消化食物的?

4、分角色朗读课文。

9、说说红头的旅行路线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再读课文,升华情感(用时:8分钟)

1、找出描写青头帮助,鼓励红头的语句,进行朗读、体会。

2、从青头的所作所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在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交流感悟。

10、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从中你有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想象,拓展延伸(用时:5分钟)

1、当红头从牛肚子里出来后会对青头说些什么呢?

2、你能试着讲一个有趣的历险故事吗?学生交流红头从牛肚子出来后,对青头说的话。

11、红头从牛肚子出来以后,会对青头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会认“答、胃、齿、悲”等15个字,会写“旅、咱、怜”等13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青头的话,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育学生要真心地帮助别人。

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描写青头行动和语言的句子,感受红头与青头真挚的友谊。

难点: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答、胃、齿、悲”等12个字,会写“旅、咱、怜、及、救、拼”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提问,同学们喜欢外出旅行吗?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旅行后有何感受?(估计学生们会回答出自己旅行过的地方,旅行后的感受是否喜欢旅行,最喜欢去哪里旅行。)

2、同学们去过的地方真多啊,今天老师也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旅行。学生齐读课题,并跟随老师书写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朗读要求:

(1)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同桌相互交流。

2、检查交流。

(1)出示词语:一骨碌 贮藏 细嚼慢咽 蟋蟀 蹭来蹭去 大吼一声 知觉

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在这篇课文中,“贮藏、悲哀、一骨碌”,虽然不是会认字,但学生也很陌生,需要老师指导其读音。还有一些长句子的朗读,比如“可怜的红头还没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吃到嘴里去了。”学生不容易读通顺,这时可以多叫几个同学读,老师也可以范读。

(2)指名读文,指导读正确读通顺。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A、默读课文思考,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红头旅行的故事吗?

B、完成填空练习,准确把握主要内容。

青头和红头是( )。有一天,红头不小心( ),青头( )。在青头的帮助和鼓励下,红头( )。

三、角色朗读,体会感悟

1、分角色朗读课文,做两个动物小帽子,分发给读课文的两个学生。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

2、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好的朋友”?

四、观察生字,练习书写

1、出示字卡,先进行抽读,再练习组词造句。

2、学生小组内说说生字的间架结构,交流书写是要注意什么?

3、指导写字。用“换一换”的方法可以记住“堆、怜、吞、眯” 四个生字。重点指导:旅,右边部分共六笔,第三笔是“撇”,第四笔是“竖提”,不 要将这两笔合为一笔。胃:上下结构,下部“月”的第一笔写成“竖”。

4、学生练写。学生的书写工具已经由铅笔变为钢笔,写字教学要注意提示使用钢笔写字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青头的话,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教育学生要真心帮助别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指名说说: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2、这是多么可怕的一次旅行,红头能顺利回来,离不开谁的帮助和鼓励?

二、品读课文,明白道理

1、学生默读课文。 找出描写青头帮助、鼓励红头的语句,进行朗读、体会。

(1)指名反馈找句子

(2)说话练习:

当红头被大黄牛吃到嘴里的时候,青头( )

当红头被牛吞进肚子里的时候,青头( )

当红头感到悲哀沮丧时,青头( )

当红头再来到牛嘴,但不能动弹的时候,青头( )

当红头留着眼泪感谢它时,青头( )

2、交流指导,品读感悟。

(1)在牛嘴里

师:青头和红头正在兴致勃勃地玩着捉迷藏呢,这时意外发生了,一只大黄牛低下头吃草,可怜的红头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吃到嘴里去了。瘦小的红头只能看到大黄牛那白白的牙齿,你能想象小红头此时的心情吗?

生:可能会说到“害怕、慌张”

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去读红头的话。在一问一答中,通过想象朗读,学生体验到了当时的危险场面。

师:这时青头是怎么帮助和鼓励红头的呢?

学生找到相关段落,指名读相关段落。引导学生明白青头是在告诉红头保全自己的方法。)

师:再读这一部分,说说你在这些描写青头的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引导学生抓住“大吃一惊、一下子、不顾、一骨碌、大声喊”这些词语体会青头不顾自己的安危,一心只想救朋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进行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读出青头在朋友遇到危险时那种着急的关心朋友的心情。

(2)在肚子里

师:当红头听说大黄牛会把它和草一起吃到肚子里时,红头是怎么想的呢?

生:红头大哭以为自己马上就要死掉了

师:红头已经进了牛的肚子里,里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你能想象此时红头的感受吗?生:可能说出它害怕,近乎绝望了。

(3)青头鼓励

做为朋友的青头此时又在做什么呢?读相关段落,谈体会。在指导感情朗读中使学生悟出青头是在用话语鼓励红头,给它以信心。青头的知识丰富,明白牛吃食的特点,用上这知识帮助自己的朋友。

假如你就是在牛肚子里的红头,听了青头的话,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引导学生想象青头的话产生的作用和结果,初步感受遇到困难时,朋友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

(4)回到牛嘴里

红头终于又见到了光明,可是他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想一想这时如果没有人帮助它,会发生怎样的情况?

学生可能会说红头又被牛吞下去吃了

师:多亏红头有个好朋友,青头是怎么做的?

学生说一说青头的做法。

(5)想象对话

在青头的帮助下,红头死里逃生,这时他会对自己的朋友说些什么呢?同桌一人当青头,一人当红头,想象当时的对话。充分交流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三、领悟情感,总结升华

读了青头和红头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你想说些什么?读了它们的故事,你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朋友?让学生懂得朋友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帮助他,我们的帮助对他来说很重要。从而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四、描述画面,复述故事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红头的这次旅行,都到过哪些地方呢?画出它的旅游路线。

牛嘴里 牛肚里 ( 清晰地展示出红头的旅行路线。)

2、这是一次危险的旅行,红头的转危为安离不开谁的帮助?沿着红头的旅行路线,说一说青头是怎么样帮助和鼓励红头的呢? 复述一下这个故事。